你的位置:首页 海口府城达士巷——古巷风雅今犹在

海口府城达士巷——古巷风雅今犹在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12-19 17:30:00 浏览次数:2124629

走进海口府城地区,穿街过巷,在纵横交错间感受“七井八巷十三街”的格局,一口口古井,一间间老宅,让人仿佛置身于古城昔日的繁华中。在众多古巷中,数马鞍街与朱云路之间的达士巷最为静谧古朴。尽管达士巷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它其貌不扬的入口和仅数百米长的巷道,并没有吸引多少游客盘桓于此。

达士巷长不过400余米,其中一段铺着石板,夕阳斜照下,古巷仿佛映照出历史的光影。正如它的名字所示,海南历史上不少名贤达士都与这条古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被誉为“岭南巨儒”的钟芳,如可称“人伦之鉴”的郑廷鹄,如以孝友闻名的郑存礼,如近代海南文化贤达王国宪。他们或是世居于此,或是晚年才来此建宅,他们接受古巷人文滋养的同时,也赋予了古巷耀眼的光辉。


“岭南巨儒”钟芳

古巷深处书史自娱


1702976391669477.jpg

钟芳井。


从朱云路走入达士巷,沿着古巷石板路走上约五六十米,经过两处转角,便可看见一口古井。井圈由整块石头切割而成,井沿上留存着被打水绳子拉磨出来的绳沟。

古井旁一碑刻有文字介绍,方便游人了解这口百年古井的故事。根据碑上所述,这口古井名为钟芳井,是为纪念明代“岭南巨儒”钟芳而建,“明清以来,达士巷人才辈出,文风鼎盛。邑人认为与井有关:此井之水,有涤烦邪、助文思之功,故周围百姓倍加珍惜。”

再往前走,在达士巷中段北侧,铁门虚掩处,有间马皇康皇庙。当地老人介绍,此处就是钟芳家宅旧址,清代初年这里被改建成马庙,后来人们又将康皇庙搬到此处合成马皇康皇庙。

庙内有戏台和古杨桃树,不见当年唱戏人,却有古树年年花开满树。钟芳想必也是喜爱杨桃花之人,所以才写下了“花发缠交碧玉枝,疏风时复露胭脂。莫缘幽僻轻颜色,秾绿深藏亦一奇”的诗句咏赞杨桃花。

钟芳号筠溪,生于三亚水南村,曾在闽、浙、桂、赣等地为官,文官、武官、学官都做过,官至太常寺卿、南京兵部户部侍郎。钟芳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对贪赃枉法、行贿受贿行为尤为痛恨,一旦发现,便立即严加惩处。

钟芳的政绩、品行为世人所称道,他的学术、文学成就也得到广泛认可。钟芳著有《春秋纪要》《学易疑义》《小学广义》《续古今纪要》《崖州志略》《养生纪要》《筠溪先生诗文集》等,内容涉及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钟芳还在海南倡建学宫,明代海南人才辈出,这与钟芳的兴教努力不无关系。

1534年,年近六旬的钟芳因患病告老还乡,迁居琼山府城达士巷。据明万历《广东通志·琼州府》记载,致仕还乡后钟芳“居家十余年,未尝一至城市,唯以书史自娱”。


郑存礼

孝亲模范美名扬


1702976421884274.jpg

郑氏祖屋。

达士巷中,最为显眼的建筑莫过于规模宏大的院落群——郑存礼故居,即郑氏祖屋。据郑氏后人郑振紘的论文《从海南郑氏祖屋谈起》记述,郑氏祖屋始建于清顺治甲午年(1654年),一开始只是一间草屋,历经五代人133年的不懈奋斗,至乾隆丁未年(1787年)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整个郑氏祖屋坐北朝南,被两条幽静小巷隔成东、中、西三列,东列3进,西列4进,中列5进,在东列与中列之间,还有一个专门用于接待宾客的花厅,花厅前配一花园,形成多组合的三合院或四合院。

走入院内,你会发现这里小巷交错纵横,窄处不足1米,宽处3米至4米,有曲径通幽之感。整个院落的布局错落有致,静静躺在角落里的石墩、瓦片,以及砖、门上的精美雕刻,都在诉说着这座大宅子过去的繁华与荣耀。

郑氏祖屋在构造和装饰方面具有海南民居特色,虽为名门豪宅,但也讲求朴实无华、结实耐用,屋面基本上是硬山结构,也就是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筒瓦内为黄泥砂浆,筒瓦外还粉刷约1厘米厚的石灰砂浆。

据郑氏族谱记载,达士巷的郑氏先祖于明末自福建南靖迁入琼,其后郑家贤达辈出,第三代就出了以“孝友”闻名的郑存礼,第六代即郑存礼的曾孙郑镇,官至河北深州直隶州知事。郑氏一门在清代中后期成为琼山望族,达士巷也曾被称为“郑家巷”。

郑存礼因孝顺父母被人称道,咸丰《琼山县志》详细记载了郑存礼的孝行:郑存礼的母亲年老多病时,他发愿请求替母亲承受病痛。父亲郑有能年老牙齿脱落,无法进食,郑存礼就嚼烂饭食送给父亲咽下,持续了很多年。父母去世后,郑存礼守墓三年,每逢忌日,悲戚的表情还如同父母去世时一样。


海南学者王国宪

爱诗爱书更爱家国


1702976470667452.jpg

王国宪故居。


从郑氏祖屋往南走,穿过一条窄巷,便可见一间白墙黑瓦的房子。房子外的石碑上写着“王国宪故居”。走进故居,可见墙上悬挂着王国宪的半身照,相片中的王国宪身着大褂,双目炯炯有神。

王国宪又名王国栋,字用五,晚年自称更生老人,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原籍琼山县谭文青草村,后迁至府城达士巷。王国宪是近代海南著名学者,他对海南文化的传承发展有重大贡献。

王氏一族在海南文脉绵延。王国宪的曾祖父是清代琼台书院著名掌教(即负责人)王承烈。王承烈在担任琼台书院掌教时建树颇多,并以藏书著称,《琼山县志》称他“自少聪隽,博学能文”,时人誉之为“海外清才”。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王国宪前往广州进入广雅书院深造,得广东名贤梁节庵、朱鼎甫的悉心教诲,学业精进。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王国宪参加甲午科秋试,获广东第一名成为优贡。宣统二年(1910年),王国宪被选授广东省乐昌县教谕,民国初年又担任广东省参议员。王国宪回琼后,先是主讲经研书院,后又在琼台书院任教,一直从事文化教育工作。

1923年,王国宪参与创建私立琼海中学(今海南中学),建校初期,他不领薪金,义务教学。王国宪还曾主持募捐重修琼台书院及苏轼、丘濬、海瑞三公祠(原址位于府城北胜街);兴建纪念明代丘濬、海瑞、钟芳、许子伟、郑廷鹄的五贤祠(原址位于府城大路街)。

与他的曾祖父一样,王国宪一生不仅爱读书,更爱藏书。从1927年起,海南书局陆续出版了由王国宪先生收藏、总纂、编辑和整理的难以计数的海南系列书目,卷帙浩繁。

爱国是王国宪的人生信念。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王国宪写下《文庄公生日谒祠诗》,讴歌民主共和。另外还写有《伏波祠访碑诗》,这首诗洋溢着爱国热情。七七事变爆发后,80多岁的王国宪鼓励孙子们投笔从戎,抗日救国。


第二批划定保护范围的省保单位——

古遗址(3处)

达士巷古道

英墩遗址

踏头遗址




来源:海南日报海南周刊

作者:梁君穷

图源:本文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关闭本页
上一篇:地名中的“新”与“旧”[2023-12-18]
下一篇:海南省史志馆开展讲解业务培训工作[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