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地名,给你点“颜色”

地名,给你点“颜色”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09-21 17:41:58 浏览次数:2609948

1695288821191361.jpg

白沙青松乡山间云海翻腾,蔚为壮观。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1695288825987225.jpg

俯瞰海口红旗镇本立村,环境优美,绿意葱茏。康登淋 摄  


1695288829182909.jpg

环卫工在海口红城湖公园打捞落叶。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1695288834951712.jpg

海口白沙门沙滩。资料图


在海南,名字中带有颜色的地名普遍存在,比如白沙门、红城湖、青松乡、乌烈镇……这类带颜色字眼的地名,或反映地形地貌、生存环境,或反映谋生手段、历史印记,或反映动植物资源、祈求吉祥,往往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


白|白沙门、白沙地


白沙门位于海口海甸岛北部。白沙门,在古代又被称为白沙津、白沙渡、白沙口,位于南渡江入海口处,这里曾设渡口、港口,北上可直达徐闻。明初驿路的官撰地志《寰宇通衢》云:“自徐闻踏磊驿(也称为沓磊驿)至琼山白沙驿六十里。”

南宋地理总志《方舆胜览》又有记载:“神应港,旧名白沙津,番舶所集之地。其港不通大舟,而海岸又多风涛之虞。王帅光祖欲直开一港,以便商旅。已开而沙复合。忽飓风吹开一港,尤径,今遂名神应港。时淳熙戊申也。”

明代诗人王惠曾作诗描写白沙门,其中有诗句云:“江水奔投海,湍沙障作堤。萦纡盘数里,迢递接双溪。港窄波还漫,潮平岸始低。鲛人频揭水,蕃舶每胶泥。”

不管是白沙渡、白沙驿、白沙口、白沙津还是白沙门,以及后来居民在此地聚集成村,都继续沿用了“白沙”之名。这一名称,因此地海滨有一片洁白沙滩而得名。

海南岛四周环海,在滨海地区处处皆可见大片洁白沙滩,岛内有众多河流,河滨也往往有大片白色沙滩,因此不少乡村聚落同样因“白沙”得名。

在儋州北部湾沿岸有村子名曰“白沙地”,此村濒临大海,村子四周边皆为白沙地,故而得名。澄迈有一个村子叫“白沙村”,相传建村于明代,先祖来自福建莆田甘蔗园。此村旁边有一条小河,河边干净洁白,村子因此得名。

白沙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中部,“白沙县”之名始见于1935年,那么,这里的“白沙”是否也因洁白沙滩而得名呢?清道光《琼州府志》有记载:“薄沙峒,黎总一人,哨管二人,管辖熟黎、生黎凡三十有三村。” 薄沙峒曾是白沙县境的一个建制,历史悠久,20世纪初,白沙设县时,取谐音,用“白”代“薄”,“白沙”由此得来,并非因“洁白沙滩”而得名。


红|红城湖、红旗镇


在海口南海大道的东端,有一条红城湖路,在红城湖路的北侧,有一个公园叫“红城湖公园”,公园内有一湖泊名为“红城湖”。

红城湖的前身为水塘沼泽地,因水体常常发臭,因而也俗称“臭水塘”。1964年,此臭水塘启动整治,周边不少老百姓都参与疏浚,后来终于修建成一个规模颇大的人工湖。关于“红城湖”这一名称的由来,《海口辞典》有记载:“时府城公社改名为红城公社,故湖以城得名。”

红旗镇位于海口市的东南部,东邻大致坡镇,南接三门坡镇,西连旧州镇,北临云龙镇。“红旗”之名因何而来?《琼山县志》有记载:“‘红旗’名称来自1954年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时本立、大万、本礼湖等小社联合成为大型合作社,取名红旗农业合作社。” 这里曾置“土桥乡”,后才成立“红旗农业合作社”,1987年设镇,继续沿用“红旗”之名。

琼海有一个红花株村,此村以前有一处莲花塘,每当夏季荷花盛开之时,莲花塘上一片红花,村里村外远远就能看见,所以村民据此取名“红花村”。新中国成立后,红花村一分为二,南边村庄得名为“红一村”,北边村庄则取名为“红花株村”。

三亚有村子命名为“红色村”,此村原称红霞村,因位于红霞岭下而得名,红霞岭又因山上花岗岩石颜色如红霞明亮而得名。后来,红霞村演变为“红色村”,这一新村名沿用至今。

在万宁,有村庄被称为“红山村”,旧时这一村庄边上有光秃秃的小山丘,红土裸露,村庄因此被称为“红山村”。屯昌有一村庄取名为“红糖坡村”,村子建在一处坡地上,过去此村村民曾经以卖红糖为生,后来村子被命名为“红糖坡”。


青|青松乡、青礁岛


青松乡位于白沙黎族自治县西南部,背靠霸王岭,这里丛林密布、水系发达,是南渡江、昌化江、石碌河等重要水系的发源地。1935年,白沙置县,当时青松乡因靠近霸王岭而得名“霸王乡”。

后来,霸王岭被划归邻县昌江管理,同时“霸王”当作区划名称也被认为不够文雅,又因当地盛产南亚松,满山松林,漫山遍野一片青绿,故更名为“青松”。

文昌铺前镇东北部近海有小岛屿被命名为“青礁岛”。岛礁上布满了青苔,将礁石染成青绿色,因而得名。文昌翁田镇有一个青背岛,同样也因岛礁上布满了青苔而得名。

澄迈老城镇有一个青岭村,相传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村子建于一座小山丘上,村子四周林木青翠,后人取山清水秀之意,给村子取名为“青岭”。

三亚吉阳区有青梅村,此村原称“抱坡妹”,村子过去有许多酸豆树,当地语言称酸豆树为“坡妹”。村子旧称有些不够文雅,而酸豆树结的酸豆味道类似青梅,后人便改村名为“青梅村”。

三亚海棠区有青塘村,这一个村子原来有一大池塘,塘水清澈见底,池底呈青色,因此人称为青塘,而村子后来也以“青塘”命名。

文昌有两个“青龙村”,分别位于铺前镇和潭牛镇。相传这两个村庄都是建于明代,先祖也都来自福建,得名方式也相似,皆以“左青龙,右白虎”为方位格局来命名,赋予了祥和、吉利的蕴意。


其他:乌烈镇、黄烟村


在昌江西部有一个乌烈村,此地设置乡镇时镇政府驻扎于乌烈村,因此镇也以“乌烈”来命名。那么,“乌烈”之名因何得来?《昌江黎族自治县志》有记载:“古时此地有很多大树,树上有许多乌鸦在鸣叫,因而得名乌烈村。”

乌坡镇位于屯昌南部,东与琼海接壤,西靠枫木镇,南与琼中毗邻。乌坡镇政府驻扎于乌坡墟,也因此而得名。之所以有“乌坡”之名,是因当地多坡地,且土壤多呈黑褐色。

在海南有多个“黑石村”,分别位于陵水、文昌、儋州、三亚、乐东。此外,万宁还有村子名为“黑石姆村”,文昌还有村子名为“黑石林村”,这些村子,都因黑色石头而得名。

定安有一村子,村旁有一小丘,当地居民称为“黄土岭”,村子依岭而建,因此后来取名为“黄岭村”。昌江有一村子原名“昌和村”,相传建村于清末,这一村子周边生长着许多野黄姜,因而后来更名为“黄姜村”。儋州有一村子,此村盛产一种颜色较黄的烟丝,在当地颇有名气,后来村子得名“黄烟村”。

在海南,还可以找到许多与颜色有关的地名。各类带颜色的地名不胜枚举,不一而足,追溯地名由来,就往往能找到当地与众不同的底蕴。


“紫”地名

紫微村

紫罗村

山紫村

紫桃园村


“绿”地名

绿来村

绿南村

绿林村

绿塘园村

绿礁岛

绿坎岛

绿湖岛


“蓝”地名

蓝村

蓝田村

蓝山村

蓝美村




来源:海南日报海南周刊

作者:杨树

图源:本文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关闭本页
上一篇:海南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闭会 冯飞出席并讲话[2023-09-21]
下一篇:“红色画笔绘党史”主题绘画作品征集正式开启![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