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中国国家版本馆将迎来开馆一周年,“版本”这一概念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海南岛虽然孤悬海外,但自古以来,海南历代先贤都非常重视典籍等版本资源的保存和传承。各类版本资源的世代流传,为海南文化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海南有哪些重要珍贵的版本资源,它们分布在哪里?我们一起来了解。
明嘉靖至万历间复古斋刻本《诗法》书影。
分级分类,有国宝省宝
典籍版本在海南流传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唐贞观二十年(646年),王义方被贬为吉安县(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县丞后,“召首领,稍选生徒,为开陈经书,行释奠礼”,可见当时儒家经典已出现在海南人的阅读世界。关于佛教典籍入琼的记载与鉴真有关。唐天宝七年(748年),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遇风浪漂到今海南三亚,上岸后找到一处坡地晾晒被海水打湿的佛经,此地后来被人称为“晒经坡”。那时,书籍尚处于写本时代,生产效率低下。而此后的一千多年间,我国图书印刷技术经历了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套印、石印、铅印、数字化等不同发展阶段,再加上不同著者的整理和阐述,古籍版本已浩如烟海。除了书籍,文书、雕版、拓片碑帖、邮票钱币等也成为广义上的版本资源。
目前,海南的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馆等单位,根据各自业务范围,分别收藏着数量不等的各类版本资源,海南民间人士也有一定数量的收藏。
明徐氏东雅堂刻本《昌黎先生集》书影。
海南典籍版本资源的主要门类是古籍。全省参加古籍普查的14家收藏单位和个人,采取一部古籍对应一个全国古籍普查编号的方法,共登记收藏古籍2240部。其中,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3部,分别是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收藏的《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朱子校昌黎先生集传》一卷[明徐氏东雅堂刻本(编号05348)];海南省民族博物馆藏《大广益会玉篇》三十卷《玉篇广韵指南》一卷[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黄氏集义书堂刻本(编号12478)]、《诗法》十卷[明嘉靖至万历间复古斋刻本,乐嗣炳跋(编号12871)]。
明刻本《大学衍义补》书影。
此外,2013年海南省政府发布《第一批海南省珍贵古籍名录》,收录善本古籍54部,含当时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明徐氏东雅堂刻本《昌黎先生集》1部、明刻本《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大学衍义补》,及其他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的明清善本52部、清道光时海南刻本《湄邱集》1部。
内容丰富,版本琳琅
全省古籍资源,内容涵盖经、史、子、集、丛、新学,版本包括汉文古籍和少数民族古籍,有木刻本、稿本、抄本、活字本、套印本、石印本、铅印本等类型。如我国的儒家经书,从春秋时孔子编订“六经”到经历秦火、汉代恢复“五经”,唐代先后发展为“九经”“十二经”,宋代增补为“十三经”,经多次整理刊刻,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遗产。古籍普查结果显示,我省藏有《十三经注疏》10余部,分别是清同治十年(1871年)广东书局重刻乾隆武英殿本,清光绪上海点石斋石印本,清光绪上海脉望仙馆石印本。其中,广东书局重刻本属于陈澧校本,其他属于阮元校勘本。《大学衍义补》是明代海南大儒丘濬编写的著作,目前省内图书馆藏有明刻本3部、清刻本2部。
清同治十年广东书局重刻武英殿本《十三经注疏》书影。
苏东坡是海南的一张文化名片。目前,我省藏有东坡古籍明清刻本10余部,另有三苏、苏洵、苏辙、苏过古籍清刻本各1部,内容涵盖诗文、策论、书信等。具体包括明刻本《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二十八卷、明天启文盛堂刻本《东坡诗选》十二卷、明末刻本《东坡先生全集》七十五卷(存四至八卷),清康熙振鹭堂刻稗海本《东坡先生志林》十二卷(存七至十二卷)、清王时宇编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刻本《苏文忠公海外集》四卷年谱一卷,清纪昀评点、同治八年(1869年)韫玉山房刻朱墨套印本《苏文忠公诗集》五十卷目录二卷,清光绪函海本《东坡乌台诗案》一卷,清刻本王文诰编《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清冯应榴辑订《苏文忠公诗合注》等。这些版本,对东坡文化研究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古籍虽多为残卷,如明末刻本《东坡先生全集》卷帙不全、 “遍体鳞伤”,但前人访得后,仍郑重地用万年红纸作封面进行保护,实乃吉光片羽,弥足珍贵。
海南先贤诗文集一类,除了与东坡相关的古籍,还有南宋时期道教金丹派南宗第五祖白玉蟾的《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二卷(明万历刻本)、《海琼白真人全集》八卷(清乾隆王时宇刻本),明代邢宥的《湄邱集》二卷首一卷附录一卷[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琼州邢氏刻本],明代丘濬的《重编琼台会稿诗文集》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光绪六年(1880年)琼州冯骥声刻本],明代海瑞的《海忠介公备忘集》十卷首一卷附荣哀录一卷[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琼州府刻本],清代王懋曾的《松溪小草》四卷[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琼州龙梅学士堂刻本],清末王国宪辑《邱文庄公年谱》一卷[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研经书院琼城茂华斋刻本]。
海南古代方志,是研究海南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重要史料,是从事海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学者经常查阅的资料。我省目前存有清代纂修的海南方志10余部。分别是[雍正]《广东通志》、[道光]《广东通志》、[同治]《广东图说》、[道光]《琼州府志》、[咸丰]《琼山县志》、[咸丰]《文昌县志》、 [光绪]《临高县志》、[光绪]《定安县志》、[光绪]《澄迈县志》、[宣统]《乐会县志》等。其中的[咸丰]《文昌县志》是清咸丰八年(1858年)文昌蔚文书院刻本。另有稿本两部,均为王国宪手稿,分别是《琼崖志》一卷续志一卷、《琼山县征访册》一卷。
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影印本正德《琼台志》。
非书资源,亦有特色
从海南典籍版本情况,不难看出海南古代刻书之一斑。据文献记载,海南雕版印刷可以追溯到宋代海南先贤为怀念苏东坡编刻的《遗思录》。该书曾是明代儋州知州陈荣选编刻《居儋录》的底本,此后逐渐散佚。目前,海南民间尚有采用雕版技术刻印家谱、续编家谱的习俗。海南省图书馆曾从文昌、澄迈、定安征集到5部家谱雕版共500余块。海南省博物馆收藏有《海氏族谱》雕版8块13面、《韩氏族谱》昼锦堂版8块16面。家谱雕版民间尚有不少收藏。
省博物馆藏韩氏家谱木刻版。
家谱是记录同宗共族血缘关系的历史图谱。海南省档案馆藏有清光绪铅印本《林氏家谱》和清光绪石印本《黄氏族谱》。笔者走访民间收藏家,经眼《符氏家谱》《璩氏家谱》等,皆为清刻古籍。海南省图书馆藏有大型丛书《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中国珍稀家谱丛刊·稀见姓氏家谱》等,收藏了《中华唐姓通谱》《韩氏族谱》《何氏家谱》《刘氏家乘》等家谱。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邢氏家谱》《邱氏家谱》等多种。《海南家谱提要》著录《海氏答儿公族谱》《莫氏族谱》《高林张氏家谱》等65个姓氏家谱,基本呈现了近现代海南家谱的编写出版情况。
省图书馆藏刘氏家谱。
省内的碑帖资源,集中收藏于海南大学图书馆、海南省民族博物馆,海南省博物馆收藏虽少,但藏品精良。2006年,海大周伟民教授主持编写《海南碑碣匾铭额图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资源调查。历经7年,收集拓片、照片、文字资料共1416份,包括宋徽宗《神霄玉清万寿宫诏碑》等。这批拓片目前保存在海大图书馆古籍书库。
海南省民族博物馆1988年接受乐嗣炳先生遗赠古籍、文物共计7000册(件),含拓片190种400多张,有毛公鼎等珍贵拓片。据悉,乐老捐赠的这批文物中,还有328种古钱币。
海南省博物馆藏有两件十分珍贵的碑帖。《南安书院碑记》是清代海南籍探花张岳崧手书并篆额的石碑底稿,既是碑帖,也是手稿。《海瑞书莫瑞堂刻石帖》是清代莫瑞堂收集海瑞的书法作品后进行刻石的拓本。
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建设,包括非书资料,但局限于信息载体。海南省图书馆藏有《海南建省》《博鳌亚洲论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王选院士》等邮票、邮折、首日封,只是数量不多。该馆设有音乐厅和外文参考阅读区,收集播放影视剧精品视频,提供外国精品版本,为读者服务。
海南的这些版本资源,承载着海南的文脉,是中华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由于海南地处炎方,天气湿热,自然环境不利于各类版本资源的保藏,加之保护、管理工作起步较晚,管好用好版本资源仍面临不少挑战。作为文化工作者,我们唯有珍惜与典籍版本相伴的机遇,努力把版本资源保护好、收藏好、利用好、传承好,才能为赓续中华文明出一份力,无愧于伟大的新时代。
来源:海南日报海南周刊、琼崖史志微信公众号
作者:乔红霞,系海南省图书馆(海南省古籍保护中心)研究馆员
图源:本文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