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的雕塑。张茂 摄
牢记殷殷嘱托
保护好运用好传承好海南革命文化
文 | 赖永生
革命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文化形态,既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党和人民始终保持浩然正气、蓬勃朝气的精神营养。2024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保护好运用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海南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且丰富的内涵。新时代新征程,保护好运用好传承好海南革命文化,对于努力把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南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充分认识海南革命文化的深刻内涵
海南革命文化承载了琼崖精神的独有标识。“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琼崖精神是中共琼崖地方组织(下称“琼崖党组织”)团结带领海南各族人民在异常艰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从1927年9月23日,椰子寨战斗打响全琼武装总暴动第一枪,到1950年5月1日海南岛解放,琼崖党组织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远离中央、远离主力、缺少外援的孤岛上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了琼崖革命的胜利,创造了“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范例,也铸就了以“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实事求是、勇于担当,民族团结、共同奋斗”为主要内容的琼崖精神,成为海南革命文化独有的精神标识。作为海南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琼崖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革命文化深深融入琼崖儿女血脉之中,在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激励着海南人民前仆后继、勇往直前;在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激励着海南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在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激励着海南人民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开拓创新。
海南革命文化彰显了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践行者,琼崖党组织一经成立,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最根本任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帮助穷苦大众实现拥有土地的梦想,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领导广大农民进行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土地改革运动,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农村的主人;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海南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劳动和经营的自主权,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海南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一系列伟大实践有力证明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在此历程中形成的海南革命文化也凸显了人民性这一根本属性,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海南省史志馆举办“剪纸为媒乐团圆,琼崖精神共传承”非遗剪纸亲子活动
海南革命文化蕴含了不怕牺牲的崇高品格。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有奋斗就会有牺牲,在此进程中孕育发展的海南革命文化,也彰显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琼崖革命斗争条件极为恶劣。但无论是在遭受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最残酷的白色恐怖时期,还是在被侵琼日军大规模“蚕食”“扫荡”最煎熬的艰苦岁月,无论是在与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困难时期,还是反“围剿”斗争失败的革命低潮期,琼崖军民都毫无畏惧、绝不退缩,坚贞不屈、英勇斗争,直至夺取革命胜利。据统计,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口仅200多万的海南岛,留下姓名的烈士有2.3万余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朝鲜战争爆发后,为应对敌对势力和台湾国民党当局企图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阴谋,海南认真执行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关于“加强防卫、巩固海南”的工作指导方针。在修建国防公路海榆中线的过程中,由于地形复杂、环境恶劣,不少指战员因蛇虫叮咬、瘴气侵袭等染上疟疾,高烧不退。特别是公路全线需要穿越金屏岭、走鸡岭、阿陀岭、大本山、甘什岭等山脉,在开山施工时,需要绕腰系绳悬空作业,既艰苦又危险。在施工过程中,221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正是有他们的无私奉献、知难而进、奋勇拼搏,1954年12月,海榆中线全线胜利竣工。回望历史,这样的英雄事例不胜枚举,人民英雄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海南革命文化中的一座座精神丰碑,也成了激励我们攻坚克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海南革命文化展现了敢闯新路的鲜明特质。纵观党的历史,我们党的事业始终与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紧密联系在一起。坚持实事求是,我们党就能够形成符合客观实际、体现发展规律、顺应人民意愿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和严重挫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国内战爆发前后,中共广东区委三次派员到琼,先后传达关于琼崖独立纵队和党政干部北撤山东烟台(史称“北撤”)和向越南撤退(史称“南撤”)的指示。琼崖特委从斗争实际出发,灵活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最后作出坚持琼岛斗争的战略决策,并请示党中央得到批准。正确处理“北撤”“南撤”问题,使琼崖革命根据地这一党在祖国南疆的重要战略支点和人民革命武装得以保存下来,有力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策应了全国解放区战场,加速了琼崖解放的到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地区,海南义不容辞地扛起“生产天然橡胶,发展国防建设”的使命担当,经过几代植胶人的不懈努力、持续攻坚,有效破解了北纬17度以北不能种植橡胶的技术难题,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自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发表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海南紧紧围绕“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政策文件落地实施,加快构建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封关运作准备取得关键进展,对外开放加力提速,海南自贸港建设成型起势。一系列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实事求是,离不开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同时也赋予了海南革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展现了我们党敢闯新路的鲜明特质。
由琼台师范学院师生编演的舞台剧《光耀琼崖》剧照
用好海南革命文化 奋力推进自贸港建设
弘扬好海南革命文化,为自贸港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建设海南自贸港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海南革命文化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需要高度契合。在加快建设海南自贸港的进程中,必须立足实际,深入挖掘海南革命文化资源,研究阐释好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丰厚的历史内涵,结合新时代特点,不断创新方法手段,将其背后的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更好地传递出去。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从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中汲取养分和力量,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顽强拼搏、勇毅前行。要广泛宣传海南革命文化中生动感人的英雄模范事迹,充分展示他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不畏强敌、敢于牺牲的无畏勇气,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积极投身于自贸港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而汇聚起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的磅礴力量。
运用好海南革命文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海南革命文化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力支撑。随着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即,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世界多元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愈趋激烈,意识形态工作既面临传统因素的威胁,又面临着新的风险挑战。在应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挑战中,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承担好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充分运用海南革命文化,讲好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故事,讲好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故事,讲好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的故事,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把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让海南革命文化更加生动、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建设好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巩固为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传承好海南革命文化,精心守护海南人民的精神家园。海南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深深根植于革命先烈鲜血浸染的土壤里,传承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英雄人物的事业中。加快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保护好运用好传承好海南革命文化。一方面,要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海南革命文化中明确目标追求、传承革命薪火,将海南革命文化中蕴含的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融入行动,转化为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加快推进自贸港建设的实际行动,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举措,不断推进自贸港建设取得新成就。要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在海南革命文化中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从而更好地应对自贸港建设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要加强革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革命文化资源弥足珍贵,每一处遗址、遗迹,每一件文物、文献,每一个人物、故事,都是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加强顶层设计,将革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放在自贸港建设全局中去谋划、推动,不断提升革命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水平。要建立科学完善的革命文物保护机制,加大投入力度,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革命文化资源。要将革命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一体推进,提升农村发展水平,使革命文化资源在保护中得到充分利用,在利用中得到更好保护。要加大海南革命文化作品的创作力度,通过编写图书,举办展览,摄制影视剧,创作排演琼剧、话剧、舞蹈等方式,推出更多符合历史事实、具有教育意义、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作品,充分释放海南革命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吸引力、凝聚力。
椰子寨战斗遗址。凌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