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一位进士、两座古庙、两口古井:曲径幽深仁和坊

一位进士、两座古庙、两口古井:曲径幽深仁和坊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4-29 18:00:00 浏览次数:1665275

1714382384236615.jpg

古时的城池,今日的城镇,集纳了人气,也集合了文化,形成了多元化的业态。海南日报文化周刊从今天起陆续推出“读城”版,通过梳理海南城镇的历史人文、烟火故事,探寻海南城市肌理,溯源琼州历史文脉……

作为琼州故城的首善之地,府城有太多的人文遗存,也有太多的历史故事,坊间有“七井八巷十三街”之说。其实,府城的文化遗迹何止这些?随便的一条寻常巷弄,都有一些不寻常的过往和当下,比如鲜为人知的“仁和坊”,谁能想到那里是诞生明代进士夏昇的地方?又如府城的年俗,承载着多少人间温情和烟火气息?

在海口古镇府城,有一条长约400米、宽2米至3米不等、在明清时期逐渐形成的巷道,居住着周、王、李、吴、林、何、夏、黄、蒋、陈、高、肖、曾、梁、张、潘、阮等17个姓氏30多户人家,是闹市中很安静的一处居民区,它的名字叫仁和坊(巷)。


原名“夏宅巷”

1714382403839534.jpg

仁和坊的木质坊门。宋昌吉 摄

府城的大街小巷,除了文庄路、忠介路是东西走向外,其余的大多数是南北走向,唯独仁和坊与众不同。早先,其南接靖南街,向西至琼台书院可到万寿亭街和县前街,呈L字形;后来琼台征地扩建,西边的路口堵住了,于是转北进入文庄路,路口在琼山区工人文化宫大门西侧约10米处,后来南口也被堵,便向东与打铁巷相通。因此,今天的仁和坊毗邻琼台书院,一段东西走向,一段南北走向,大致呈T字形。

仁和坊的北门口竖立着一座木质坊门,上刻篆书“仁和坊”三字。

仁和坊的东侧和北侧是围墙,东端处有几间民居,但大门没有开向巷道;西侧和南侧才有民居,土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均有,最高的有五层,坊巷两侧没有店铺,人行稀少,只有两轮车可以通行。

形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原琼山县工人文化宫在此地建起露天电影场,筑起了不规则的围墙,使得巷道既弯曲又狭小。

除了春节行符和三圣娘娘、城隍爷的诞期等传统节日比较热闹外,仁和坊平时少有集体性活动,是一处安静的居家之地。

古巷幽静,行走其间,给人留下较深印象的是一座乡贤故居、两间小庙和两口古井。

据了解,仁和坊原先叫“夏宅巷”,因为海南夏氏始祖明代从福建迁琼,先住在少史巷(仁和坊西行约200米处),后来移居此地,繁衍生息,所以称“夏宅巷”。

明代弘治年间,夏家出了一位进士叫夏昇,字亨通,官至南京尚宝司卿、鸿胪寺卿,正三品官衔。他为官清廉,政绩显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贤人达士。

此后,不少人家也迁来夏宅巷周边安家落户。人们感念夏昇“仁爱和气”的美德,便将“夏宅巷”改称为“仁和坊”,并一直沿用至今。

夏昇故居

1714382437825288.jpg

夏昇故居简约而不失精美的木雕。本报记者 陈耿 摄

进士夏昇故居的大门面对文庄路,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故居原为一排三进,现存二进和一间侧室,正室厅堂墙壁用十支圆木柱支撑,正面神瓮图案雕刻精美,中间摆放八仙桌,两侧配放太师椅。老屋山墙是空斗砖墙,前后是清水墙,是极为平常的青砖灰瓦式民居。据夏氏后人回忆,老屋木质墙壁上曾挂有夏昇着官服的画像,后来被烧毁了,老旧的族谱也已不存,因此,夏氏迁琼始祖是谁,来了多少代,均得不到准确的信息,只知道一支族人在府城,大约是20代,人数较少,另一支族人去崖州,人数较多,但少有联系。

夏昇后裔称,夏昇去世后葬在海口大英山,墓场很大,墓碑很高,周围有石翁仲、石龟、石牛、石马和麒麟照壁等物,小时候每年清明去扫墓时,最费力的是给墓碑描红,要用桌子和椅子叠高才能完成。1952年海口人民公园开建,需要迁坟,夏家因经济能力有限,迫不得已交由政府处理,墓场平整,棺木深埋于地下,只有墓前的麒麟照壁还保留。后来,有人将夏昇的“麒麟冢”误为已毁的班帅庙,经夏昇后人指认后才知道这是夏昇墓的遗址。

据清代宣统《琼山县志》记载:官府曾为夏昇立有两座牌坊,一座是“琼南秀气”坊,在丁字街处;一座是“进士坊”,原为夏昇立,“其后嗣欲售之行人许子伟,偿其价移竖于义学前,一面存夏昇原名,一面题亡名谏垣使节”。可惜这两座牌坊今已不存。

三圣庙和城隍庙

1714382468655644.jpg

仁和坊靠东巷道上表现海南先贤故事的墙绘。宋昌吉 摄

仁和坊辖地不大,人口也不多,可是建庙祭神却少不了。从北向南行到一口古井旁,就有一间三圣庙,在全城的三圣庙中,它最独特,用石雕成,高两层,面积只有6平方米,由坊里居民集资建成,奉祀火雷娘娘、子孙娘娘、泰和娘娘。每到三位娘娘诞期,居民都备好三牲和香烛祭拜神灵,祈求保佑境地平安、子孙安康。

城隍庙位于36号民居对面东侧围墙外,该庙原址在今琼山区工人文化宫内,后移至此处。城隍庙的场地早期是周边居民集贸活动的地方,向南可通到靖南街,东边与打铁巷相连。20世纪70年代,文化宫建起露天电影场,并筑了围墙,才形成如今的巷道。后来电影场冷落停业,当地居民经过一番交涉后,在此重建城隍庙,庙堂一进三开间,前有戏台和水泥座位,是全城比较宽敞的庙堂。

在封建社会,城隍是位土地神。据《礼记》的记载,天子在岁末丰收之后对保佑农业的八位神灵进行祭拜,也称作“八腊祭”,“八腊”中的“水庸”(沟渠)就是“城隍”。早在三千多年前“城隍”的原型就已经作为保护城市的土地神接受祭祀,是中国传统信俗与道教中的一位神仙。明代后,城隍的地位上升,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就诏告天下,府、州、县都要建城隍庙,奉祀城隍爷。

琼州府的城隍庙位于府城的中心位置,即府署的南边,县城隍庙位于县衙之东(大致在今琼山区青少年宫附近)。海南解放前,每逢城隍爷诞期,府城都会举行隆重的庙会活动,规模大、范围广、参与人数多,热闹非凡。今城隍庙重建后,将府、县城隍爷、城隍娘诸神合祀在一起,每逢诞期,海府地区的善男信女都会前来祭拜,但盛况已然不再。

丹霞井和福禄井

1714382505400884.jpg

仁和坊古井之一——“丹霞井”。本报记者 陈耿 摄

水是生命之源,挖井取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手段。仁和坊里有一口据传开挖于明代的水井,就在三圣庙旁,供周围一里居民使用,它位于道台、镇台、琼台(书院)汇聚的核心地带,官商学民聚居,集天地人之灵气,挖井之深、用水之多,是府城地区闻名的古井,井圈上留下约81道深浅不等的取水磨成的绳痕,印证它的历史久长、取水艰辛的场景。

这口水井叫“丹霞井”。水井的西边原有路可通县前街,县前街明清时期是琼山县衙所在之地,县衙的官员和街坊的居民用水都取自此井,由于水井在县衙之东,因此称之为“东衙井”或“县衙井”。

“东衙井”后来改称“丹霞井”,是人们给它披上了一件美丽的外衣。传说在古代,每当太阳初升或傍晚红霞出现时,天上美丽的彩云都会倒映在清冽的水井之中,水面上好像飘着一层浅红色的雾霭,而海南话“东衙”和“丹霞”又是谐音,便留下了美好的名字“丹霞”。

这口古井,自明清以来,润泽着政界、商界、学界和平民百姓。20世纪80年代之后,自来水代替了它的功能,丹霞井已被“封存”,作为古迹保护起来。

在31号民居的前面还有一口“福禄井”,也是一口古井,据说也有上百年历史。此井处于南边低洼处,井挖得较深,底层用石条砌筑井壁,后来周围填土,井壁逐渐增高。水源旺,水质好,主要供南部片区居民使用,现在也已加盖“封存”了。说是“封存”,其实是焊上钢筋和铁网,防止行人尤其是老人小孩不慎落井。

仁和坊,仁爱和气之地,愿它永远留下这美好的名字。




来源:海南日报文化周刊

作者:黄培平

图源:本文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关闭本页
上一篇:“夸赞自贸港新面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海南省史志馆2024年红领巾讲解员讲解比赛暨第四届“六一”讲解比赛开始报名![2024-04-29]
下一篇:党史上的纪律教育[2024-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