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三亚崖州孔庙(崖城学宫)按照传统仪式举行学童开笔礼,近百名幼升小的学童参加。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三亚市崖州区水南村的盛德堂。资料图
在海南的各类古地名中,“崖州”和“珠崖”“儋耳”“琼州”等名称一样,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崖州有“两千年建置史,八朝州郡之所”之称,绵延千年、薪火不灭的崖州文化内涵极为丰富。9月28日至29日,2023崖州文化研讨会将在美丽浪漫的三亚举办,届时来自全国各方的专家学者和崖州人士将畅谈崖州文化、共书三亚华章。在中国文化地理版图上,“崖州”二字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曾是流放之地和边徼蛮荒的代名词,也曾是中国最南端的州郡古城,还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由中原传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开花结果,通过海上通道与东南亚乃至全世界连接,又让这里较早承接了现代海洋文明。古时“崖州”所指多次变更,唐代崖州一度居于琼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崖州之名从岛北移至岛南,其中心区域在今三亚、乐东一带。此后直至民国时期,在近千年的时间里,崖州一直雄踞琼南。如今,三亚市设有崖州区。“美丽三亚,浪漫天涯”这张已经闻名遐迩的名片,把古崖州的历史文脉和新三亚的美丽时尚连接在一起,赋予了这座城市更多内涵。
文脉——多源合流,多彩竟秀
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的《崖州志》记载:“珠崖僻于岛末,展舆图视之,有如弹丸黑子。然处南服尽境,鲸波再涉,过此再无一城。”尽管古时海南岛被视为极境异域,但汉唐以来,从八闽之地渡海登岛的汉族先民,一部分迁至瘴疠弥漫却物产丰饶的海岛南部,与世居于此的黎族百姓互鉴融合,垦殖耕耘,繁衍生息,让文明之光照进琼南。
在中华文明的滋养下,作为中国最南端州郡的古崖州,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文化因子。这里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忙,有鉴真东渡的艰辛;这里有勤习棉纺织技艺“衣被天下”的黄道婆,还有被称为“岭海巨儒”的钟芳;这里流传着“天下州郡崖州最大”的典故,书写着“却疑身世在桃源”的诗篇……跨越千年时光,崖州沉淀了悠久的文明史、特殊的边地文化和天涯文化、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掌故和弥足珍贵的诗文,保存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闻名天下的天涯海角即处于古崖州境内。它依山傍海,椰林摇曳,是一个古往今来引无数文人墨客竞相踏访的地方,也是天下有情人携手相依、约定今生的地方。独特的天涯文化是崖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望历史上那些刚正不阿、磊落不群的“天涯客”,他们一批批来到海南岛,孤独却又坚韧地行走在崖州大地上,以“先天下之忧而忧”之心,身处逆境而不忘传播中华文化,他们的文章和气节在海南种下文化和风骨的种子。在三亚天涯海角景区名人园里,摆放着多座崖州名人雕像,其中同为“抗金派”的赵鼎和胡铨的形象颇为传神:赵鼎低头沉思,双目含怒犹如火炬,左手握拳,右掌拍案,一头长发散乱地披在肩后;胡铨身躯挺直,右手叉腰,左手握剑,眼神坚定。两人因得罪奸臣秦桧先后被贬崖州,前者在崖州生活三年,最后绝食而死,后者在崖州生活八年,敷施文教,造福百姓。数百年后,两人同入“五公”之列,广受海南人尊崇颂扬。出于对贬官的同情,有人认为崖州文化的底子是贬谪文化,色调低沉。其实不然,崖州文化也有充满光辉和活力的一面。据统计,历史上流贬崖州的官员有16名,而奉命到崖州任职的文武官员则达1222人,其中就包括题写“天涯”二字的徽州才子程哲等。历史上那些有见识、有魄力的崖州地方官,同样为崖州的开发和崖州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绵延不绝的文化活水,濡养了历代崖州学子。进入明朝以后,海南岛出现了“海外衣冠盛事”,位于琼南的崖州涌现出一批贤达才俊。比如,明代考中进士的钟芳、钟允谦、周世昭,清代博学多才的举人吉大文、拔贡何秉礼,以及光绪《崖州志》的两位主要纂修者——举人张巂和拔贡邢定纶。其中,钟芳、钟允谦“父子进士”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激励一代代崖州后生奋发图强、不甘人后。除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边地特有的天涯文化,崖州的方言文化也颇具特色。自唐宋以来,南下崖州的移民不断增多,不同族群带来了不同的乡音方言,天南海北之语汇于崖州。据不完全统计,古崖州至少有8种方言,包括黎语、回语、客语、军语、迈语等。大体上州城坊间讲军语,属北方方言;城厢及州东三亚、田寮、椰根一带讲迈语;州南番坊、新地、保平及州东多银、永宁一带讲客语。方言是民歌“生长”的沃土。崖州人讲方言婉转动听、韵味十足,极富乐感。大致可以确定的是,崖州民歌的源头活水,就是客语中的顺口溜,难怪有人说“崖州人说话如唱歌”。
坐标——先有水南村,后有崖州城
卢家福绘国画《珠崖风景水南村》局部。海南日报记者 陈耿 翻拍
从三亚城区出发,驱车约40公里,即可抵达隶属于三亚市崖州区的古崖州城。分布于此的崖州故城和崖城学宫,是海南同类文物保护单位中现存为数不多的古迹。这里曾是古代海南四大州城之一,也是古时中国最南端的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城池。崖城学宫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近千年膏火不绝、书声不断,是儒家文化在崖州开枝散叶的重要象征。1989年,崖州故城和崖城学宫被三亚市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崖城学宫和崖州故城分别于1994年和2009年被列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凭借崖城学宫和崖州故城蕴含的文化底蕴,三亚市崖城镇(今属三亚市崖州区)2007年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当时海南唯一入选的镇。2013年,崖城学宫与落笔洞、伊斯兰古墓群一并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崖州文化的重要性得以彰显。然而,熟悉古崖州的人会告诉你,先有水南村,后有崖州城。“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水南村,位于今三亚市崖州区,是一个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村庄。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在海南岛置儋耳、珠崖二郡,临振县是珠崖郡所辖五县之一,该县县衙就设在水南村。作为琼南历史上第一个州县治所,水南村曾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宋代以后,水南村曾居住过卢多逊、丁谓、赵鼎、胡铨等一批颇具名望的贬官,这些饱学之士留下了许多与水南村有关的诗文,让这个古村落充满了人文气息。水南村现有卢多逊纪念馆、冯氏宗祠、盛德堂等打卡点,其中盛德堂最为知名。盛德堂原为唐代宰相裴度后裔落籍水南村后建的院宅。赵鼎遭秦桧迫害流放崖州后,时任昌化军知军的裴闻义不畏强权,把宅子让给赵鼎居住。赵鼎去世后,胡铨也被贬至水南村。裴闻义为救忠贤,再次义无反顾让胡铨住进自己家。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逝,胡铨被量移衡州(今湖南衡阳)。在离别之际,胡铨感念裴家人的侠肝义胆,在宅院正堂题匾“盛德堂”,并书写铭文和门联,让盛德堂名满天下。历经多次重建、修葺,如今盛德堂已有近900年历史。古往今来,常有官员、文人、学子前往参观,写下了许多赞美或凭吊的诗歌。从西汉至北宋的千余年间,海南岛南部的开发主要局限于水南村一带。从这个角度观之,水南村并非只是一个村,盛德堂也并非只是一间房子,它们是历史上琼南闪亮的文化坐标。
传承——风骨气韵存,此地多君子
崖州后生听着崖州民歌和盛德堂的故事长大,大都德才兼备、正直忠义,无论走到哪里,身上都有独特的风骨气韵。出生于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的钟芳,是从崖州高山所(今三亚市崖州区高山村)走出的一代名臣,被誉为“上继文庄(丘濬),下启忠介(海瑞)”之人。钟芳学问精深,时人称他“为学博极而精,虽律历医卜之书,靡不贯通”。钟芳曾在闽、浙、桂、赣等地为官,官至南京太常寺卿、户部侍郎。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主张礼诚仪简,反对铺张浪费,对贪赃枉法、行贿受贿等行为尤为痛恨,一旦发现,便立即严加惩处。他晚年致仕居乡,很少出门,常以书史自娱。有人以私事请托,他回绝道:“吾守志,犹如嫠妇守身,岂以晚而改节哉!”清代崖州拔贡何秉礼博学多才、妙笔生花。同治十一年(1872年),40岁的何秉礼与吉大文等人,牵头捐款重修崖州学宫。次年考中拔贡后,他无心为官,回到家乡教书育人,被崖州鳌山书院聘为掌教。清代崖州人张巂年幼丧父,家境贫寒,他嗜好读书,少有贤名。光绪年间得中举人后,他也选择回乡任教,为崖州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在崖州地方官钟元棣的主持下,张巂还和邢定纶、赵以濂一起纂修《崖州志》,为赓续家乡文脉不遗余力。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一批志士仁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四处奔走,其中也有崖州儿女的身影。出生于崖州拱北村的林缵统一生光明磊落,是海南岛唯一参加“戊戌变法”的积极分子,也是清末崖州较早接受改革思想的人士。林缵统在广州广雅书院求学期间,常去万木草堂听康有为讲学,接受了变法图强的思想,随康有为、梁启超走上变法维新之路。1894年,林缵统参加乡试考中举人,崖城上下为之欣悦。1895年春,林缵统与康梁从广州一同赴京参加会试。其时正值甲午战争惨败后,李鸿章奉命同日方议和,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消息传来,群情激愤。3月28日,康梁等人和林缵统发动粤湘两省在京举人到都察院上书,吁请朝廷拒署和约。不久后,康有为受托执笔,起草了长达万余言的奏书,要求皇上“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签名者1300余人,林缵统为第六位签名者(见《公车上书记》)。1898年6月,光绪皇帝采纳维新派的建议,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实行变法。维新变法仅实行百余日,就以失败告终。清廷随即开始大肆逮捕变法人士,林缵统脱身后千里迢迢回到崖州,不久后被革除举人功名。但他不改其志,曾言:“读书人当勇赴国难,吾意不移,虽九死而不悔矣!”居乡期间,他热心从事公益事务,曾担任崖州文庙奉祀官,广受乡邻敬重。无论居于琼北还是琼南,古时崖州一直是海南文化版图上的重要一极。时光飞逝,曾经孤悬海外的崖州,如今早已换了模样。从古色古香的崖州故城,到客流如织的南山文化旅游区,再到迸发着创新活力的崖州湾科技城,在自贸港建设的大背景下,三亚正全力打造崖州故地、国际旅游胜地、科技创新高地这3张名片,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钟芳(1476年—1544年)
崖州建置演变一览
南北朝时期,冼夫人平定海南后,请命于朝在海南设立崖州,治所位于今儋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崖州改为珠崖郡,辖全岛之地隋大业六年(610年),海南岛重新分置珠崖郡(治所在今海口)、儋耳郡(治所在今儋州)、临振郡(治所在今三亚)三郡唐武德五年(622年),朝廷在海南岛置崖州、儋州、振州三州,崖州治所在今海口南部唐天宝元年(742年),崖州改称珠崖郡唐乾元元年(758年),珠崖郡复称崖州宋开宝四年(971年),海南岛置琼州、崖州、儋州、万安州、振州五州宋开宝五年(972年),朝廷废除海南岛北部的崖州,改海南岛南部的振州为崖州宋熙宁六年(1073年),崖州改称珠崖军宋政和七年(1117年),珠崖军改称吉阳军明洪武元年(1368年),吉阳军改为崖州民国元年(1912年),崖州改称崖县1984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设立县级三亚市(1987年升格为地级市)2014年,国务院批复同意三亚市“撤六镇设四区”,新设立的崖州区管辖原崖城镇行政区域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
来源:海南日报海南周刊
作者:蔡葩 罗安明
图源:本文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