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鉴真,今天跟大家唠唠。
在这之前,我让弟子翻了一下你们二十一世纪的社交软件,弟子告诉我,你们对我东渡日本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一派是粉我的,一派是黑我的。
肯定有人会问为什么我要“指使”弟子翻社交软件,这可不是我玩颐指气使这一套,而是因为我的眼睛在第五次东渡失败后就失明了,网上很多人对我的评价,我也是看不到的。今天借着这个机会,我就说一下我的经历。
鉴真大和尚法像
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六次东渡日本”的故事,粉我的人估计也是觉得我很牛,在没有飞机没有轮船的年代,我单靠一艘木船,前往大洋彼岸的日本。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一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潇洒出游,但其实它并非易事。从扬州到日本,如今这段仅需几个小时的路程,我走了12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而我却经历了“四而怠,五而弃”,才有了“六而成”。接下来就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东渡的经历。
鉴真六次东渡路线图
第一次东渡失败是因为同行赴日的高丽僧跑到官府诬告,导致我们的海船被没收了。第二次我大约带了100人浩浩荡荡出发,结果我们的船不敌海浪冲击,不得不返航修复。第三次还是因为这艘船没好好修,都说了别做偷工减料这种事,差点连命都丢了。于是第四次东渡时我斥巨资买了一艘好船,千算万算就是没想到官府又把我的船没收了。
《东征传绘卷》中鉴真第二次东渡场面(局部)
针对这段经历,我个人是认为“一帆风顺”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种可能罢了,人的一生并非都是坦途大道,选择“延迟满足”,便能收获“克服困难”“锲而不舍”“取舍有道”等生命感悟。人生旅途中遭遇的种种,亦是人生厚度的积累。
在此重点说一下我的第五次东渡,那年我乘船从扬州出发,航行中遇到了大风,船只完全失去了方向,漂了十四天才靠岸。下船一看,好家伙!我到了跟日本方向完全相反的海南岛南端的振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
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来都来了,肯定要做些什么。于是在海南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我重修了破败多年的大云寺,并以大云寺作为讲坛,给当地民众传授佛法和建筑、工艺美术等知识,足迹遍及了三亚、万宁、海口等地,成为了海南佛教思想和中原文化的重要传播者,让这片曾经荒蛮的土地又一次亲近了当时最前沿的中国文化。
热情的海南人民对我也是极好的,在海南我第一次见到了“搂头”这种水果,我形容它“大如钵盂、甘甜于蜜、花如七宝色。”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水果你们称之为“柚子”,见笑了各位。
《东征传绘卷》中鉴真在日本上岸(局部)
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66岁的我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几年后我在日本奈良建唐招提寺,传布律宗,并把中国的佛学、建筑学、雕塑技艺等知识传播到了日本,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从54岁到66岁,12年的时间里,我一直都在朝着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努力。当我第一次面对大海,感受到滚滚波涛的咆哮和日月星辰的指引,我知道前方的一切都是未知,但路的尽头,一定藏着我找寻已久的“宝藏”。
我看过扬州四时八节,渡过滔滔长江,舟山群岛留影,南端小岛驻足,甚至到过日本,我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样的人生,会比这更有意思了。
想到就去做,有目标就去实现,莫让时间荒废了。那么,今天就分享到这了,各位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