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南端,在浓荫蔽日的热带植被的披盖下,是蜿蜒起伏的丘陵地势,宽大的叶片在阳光的折射下尽显苍翠,孕育着蓬勃的生机。有着“歌乡”美称的黎族人家便是诞生于此。
黎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那里的人民善于创作民歌,乐于吟唱民歌,民歌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在日常劳作时,还是在拜亲会友,亦或是在婚节喜庆时,他们都喜欢用一首首饱含真挚情感的民歌诉说情谊、表达心声。
从渔猎生活时代的劳动民歌到黎族人民抗击反动势力的革命民歌,黎族民歌中的歌词和曲调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广大黎族人民的需求不断变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黎族人民婉转动听的歌声舒缓他们劳动时的疲惫,激励他们义无反顾投身革命,反映了黎族人民的才华和智慧,因而长期流传不息,直到今天我们依旧能从中得到美的感受。
劳动民歌
在以前,繁重的劳动是黎族人民肩上的重担,为了提高劳作的效率,聪明的黎族人民创造出劳动民歌。原始的劳作歌曲与人们劳动时的动作相互配合,它既可以协调劳动者劳作时的节奏,又可以舒缓劳作时的怠倦。
劳动歌曲大多是由节奏与口号发展而来,内容一般根据具体的劳动而定,有砍山号子、耕田号子、种植号子等,根据劳动内容的不同,劳动歌曲的节奏或短促粗犷,或缓慢悠扬。
《砍山歌》
山呀、树呀,我挥刀出力砍,砍得响隆隆!
砍完一片山,烧净播下种,再来守山栏!嗬依呀——赛!
历史上的黎族人民在新中国成立前大多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砍山与种植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年二、三月间,黎族人便会带着口粮到选定的地点安营扎寨,用钩刀将树木、荆棘砍倒,用火将其烧净后,在开垦出来的土地上用削尖的木棒戳地成穴,并把作物的种子撒在穴内。值得一提的是,黎族人民不会对种植的作物进行翻土和施肥,他们只会偶尔除除草,收成的好坏自有上天决定,等到来年收割后便另寻土地,重新进行除草和播种。
这首《砍山歌》新奇曲调和浓厚的生活气息,再加上风趣写实的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黎族人民与大自然搏斗时的乐观精神。
革命民歌
在革命战争时期,长期的斗争生活赋予黎族民歌新的歌词内容,并且在音乐形式上也融入了新的元素。歌词更多与战争生活为主,曲调摒弃原先民歌中存在的婉转悲伤,取而代之的是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格调,于是民歌也成为了凝聚民心、打击敌人的利器。
《打仗不论男与女》
忆起民国十六年,大刀长矛齐上战。
陵水人民不可欺,打仗不论男与女。
革命年代黎族人民一直生活在被国民党政权压迫的水深火热中,生活虽艰难,勇敢善良的黎族人却从不轻易认输,长年累月与大自然艰险的搏斗为他们埋下了勇于抗争的种子。这首《打仗不论男与女》,便是记叙了黎族人民面对强权时奋起反抗的场景。
1927年7月18日,黎族共产党员黄振士率领琼崖讨逆革命军第八路军800余人(其中大部分为黎族战士),兵分三路对陵水县城发起总攻击。攻城作战时,自发加入战斗的黎族群众手中的武器十分落后,但是他们用坚强的革命意志与敌人抗战,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后,革命军第八路军顺利攻克陵城。这首革命民歌表达了黎族同胞们对共产党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谱写了黎族民歌史上的新篇章。
黎族民歌是“黎族根”“黎族魂”的文化载体,反映了人民群众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和深刻体验。聪明勇敢的黎族人民把民族过往融入歌曲中,用富有地域鲜明特色的质朴语言、或婉转悠扬或高亢激昂的曲调唱出了黎族人民真挚的情感,同时也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现代社会民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