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黎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西南部,昌化江中游,西临北部湾。这里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宛如海南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让我们一同走进乐东,聆听其地名的传奇故事,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绚烂。
乐东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这里就设立了乐罗县。隋朝,设立延德县,以延德水名为县名,治所位于现今的佛罗镇。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改延德县为延德军,分置通远县,为军治所在。政和元年(1111年),撤销延德军,区域并入感恩县,通远县降为镇崖。
《崖州志》记载,“延德废县以延德水名,在城西150里白沙铺西南黎白港,隋置,本汉临镇县地,南汉废,宋崇宁五年复置……隶昌化……旧址俱废。”寥寥百余字的记载,如同时间的回声,向我们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
乐东地区的行政机构曾经历多次撤销和复设,其名称和辖区也几经变动,直至进入明代,乐东地区迎来了新的变革。据《乐东县志》记载,“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官军剿平抱由、罗活二峒黎民起义后,在抱由峒瑞芝山建乐安城,以示新的治理和希望。”乐安的“乐”,不仅是地名的转化,更是一种愿景的体现,愿这片土地永远充满喜乐和安宁。
1935年,为强化对五指山腹地的管理,广东省政府批准在黎族、苗族聚居区设立保亭、白沙、乐安(9月改为乐东县)三县。乐安县县府设在乐安城瑞芝山下(今乐东黎族自治县农科所所在地)。1935年9月,因县名与江西省乐安县名相同,广东省政府决定,将“乐安县”改名为“乐东县”,“乐东”一名字自此使用。
1958年,崖县(今三亚市)将沿海地区的九所乡、冲坡乡、黄流乡和莺歌镇划归乐东县管辖。1987年,乐东黎族自治县成立,乐东地区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如今的乐东,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融洽,人民安居乐业,正书写着各族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
来源: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琼崖史志”微信公众号
编辑:林子铃
一审:佘海燕 陈晖
二审:蔡文欣 王晶晶
终审:陈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