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包罗一方万象,纵贯古今之变,承载着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文脉不息的温情叙事,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海南地方志以其独特视角,详瞻地理沿革、史迹变迁、风俗人情,成为中华文明璀璨织锦中不可或缺的一缕丝线。
黎族,作为海南岛最早的居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百越族的后裔。他们世代聚居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地区,创造出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锦绣黎裳:文化传承中的纺织之美
黎族服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具有浓郁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体现了黎族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喜好、文化心理及宗教信仰,是黎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民族·民俗·宗教志(1991—2010)》
黎族服饰演变历史达数千年之久,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的筒裙形制便源自黎族。在黎族的传统工艺中,服饰的制作是一项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的复杂而精细的艺术创造过程。黎族妇女们,以大自然为灵感源泉,运用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经过纺线、染线、织线,再到绣,综杆提花,断纬织彩,将一幅幅色彩斑斓、图案繁复的黎锦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经纬交织间,蕴含着黎族人民的智慧,讲述着黎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如今,黎族人民在节日、婚礼、祭祀及丧葬等活动中仍然保持穿着传统服饰的习惯,这成为黎族传统服饰得以继续传承的重要原因之一。
珍馐黎宴:舌尖上的南岛佳肴
海南地处热带地区,四季如春,雨量充沛,环海多山,禽畜、海鲜、山珍野味、水果蔬菜等十分丰富,居民饮食以天然、新鲜、清淡见长,煲汤煮菜,讲究时令。
——《民族·民俗·宗教志(1991—2010)》
黎族居民世代栖息于群山环抱之中,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些自然界的馈赠自然而然地融入了黎族的日常饮食之中,形成了与其山居生活及辛勤劳作紧密相连的饮食文化。黎族的饮食不仅种类繁多,风味更是别具一格,如香气四溢的山栏米饭、风味独特的竹筒饭、软糯香甜的红薯饭、南瓜饭、山薯饭以及融合了山野果香的饭食,每一道都深刻体现了黎族独有的山区风情。
在烹饪方式上,黎族人民偏爱用火直接烤制肉类,这种原始而直接的方式让食物保留了最纯粹的香味与口感。此外,他们还对山间的珍馐美味情有独钟,竹笋的鲜嫩、蘑菇的醇香,以及富含营养的蜂蛹、甜美的蜜汁、独特的木蛆和蚂蚁卵等,都是黎族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展现了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这些食材的选择与食用方式,不仅丰富了黎族的饮食文化,也体现了他们对大自然恩赐的珍惜与感恩。
黎居雅韵:云水深处的“布隆亭竿”
黎族先民在漫长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不断适应和利用身处的生存环境,在气候条件与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居住文化。
黎族传统居住的茅草屋主要有船形屋、半船形屋和金字形屋 3 种类型,以船形屋和半船形屋最具民族特色。
——《民族·民俗·宗教志(1991—2010)》
“布隆亭竿”四字晦涩难懂,实为船型屋的黎语,意思是“竹架棚房”。
船型屋——黎族地区传统村落的代表性建筑,目前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关于黎族船型屋的著述最早见于宋代,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中记载“居处架木两重,上以自居,下以畜牧”。船型屋以其独特的船篷外形、拱形屋顶和茅草覆盖而著称,不仅美观且具备防风防雨、防潮隔热的实用功能。其内部结构亦富含深意,3根高柱象征男性力量,两侧6根矮柱代表女性温婉,共同寓意家庭由男女携手共建,体现了黎族对家庭结构的独特理解。
船型屋的建造材料均取自自然,环保且易于拆建,展现了黎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船型屋数量逐渐减少,其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黎舟风采:山海之间的自在漂流
葫芦舟,是黎族古老的渡水工具。葫芦舟一般选有柄的圆型葫芦,小的高约 40 厘米,大的高约60 厘米,腹径在 30~50 厘米,葫芦顶上开一盖子,人们在渡水时,把衣服脱下放入葫芦中,盖上盖子,抱着葫芦游到对岸,上岸取出衣物穿上,继续赶路。葫芦舟一般在大河的中下游区或水库区用于渡水。20 世纪 90 年代初仍有少数人在使用。
——《民族·民俗·宗教志(1991—2010)》
葫芦舟被誉为黎族水上交通的“活化石”,承载着黎族先民在海南岛水域中生存与迁徙的历史记忆,是黎族文化中一项世代相传的生存智慧与技能结晶,亦是黎族先民在海南岛赖以生存的水上交通工具之一,彰显出独特的民族风情与文化底蕴。
黎族很早以前就普遍使用葫芦舟渡水,是海南岛上保留和使用渡水葫芦最多的民族,该项目2007年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南省史志馆微信公众号】
图源:本文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