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第三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建设的发展

第三章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各项建设的发展


第一节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1952年1月,又发出《关于在城市中限期开展大规模的坚决彻底的“五反”斗争的指示》。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广东省委的部署,海南区党委成立以冯白驹为主任的增产节约委员会,并于1952年1月中旬召开了两次干部会议和党团员会议进行“三反”运动动员。

在巩固人民政权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陵水各级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领导人民群众深入开展民主建政、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及各项经济建设的运动中,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克服了重重困难,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但也有少数领导干部放松了自我世界观的改造,没有能够抵挡住资产阶级腐化堕落思想的侵蚀,被敌人的糖衣炮弹击中。如县卫生院长潘XX,对工作事务毫不过问,终年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对全县疾病等相关情况基本不了解,什么情况都先向自己的爱人汇报,致使院中内部管理混乱,问题成堆。县公安局某政治指导员王XX对工作不积极,明知一些人散播反革命言论,也不加教育和阻止。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在极个别干部身上出现,但影响极坏。为了纠正这些干部队伍中的不良倾向,端正干部作风,陵水县委从1951年底到1952年夏在县、区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中开展了一场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曰在私营工商业(重点区域是各县城及主――集镇)中开展了一场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三反”“五反”既是一场经济领域里的阶级斗争,也是一场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政治斗争。

陵水县的“三反”运动大致分为宣传政策、开会动员、发动群众,坦白交待、检举揭发,对证追赃、定案处理,思想批判、清理关系,整顿组织、民主建设等几个阶段。1951年12月,中共陵水县委召开大会作“三反”动员报告后,各机关立即进行动员,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中央、省委有关文件,联系实际检查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情况。会后,陵水县委成立陵水县增产节约委员会,下设“三反”办公室负责领导全县的“三反”运动。全县范围内的“三反”斗争随即全面开始,紧锣密鼓地宣传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先由各级领导带头,发动群众检举,分别召开了大小坦白会、检举会。运动中多数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大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在此基础上,各单位纷纷召开大会,深入动员,讲明“三反”的意义,宣传党的政策。群众发动起来后,纷纷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检举揭发问题。据统计,全县37个单位合并分成9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运动。在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转入第二阶段,重点是打“老虎”(贪污旧币千万元以上者称“老虎”)。陵水县一级机关普遍召开动员大会,发动群众检举揭发贪污分子。同时责令贪污分子坦白交代,组织打虎队清查账目。集中运动从1951年12月10日开始到1952年1月15日全面结束,这期间进行了为期2天的动员教育,2天的群众大会,22天的全面坦白、相互检举活动,15天的民主建设和追赃行动。运动小组长根据组员的运动情况,每周向县“三反”办公室汇报一次。组员每天参加运动时间平均达到9小时。2月以后,全县的“三反”运动由“打虎”阶段逐步转向追退赃款、甄别处理阶段。但这时春耕春播在即,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生产,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求各地在继续抓紧“三反”运动的同时,抽出力量转向生产。至此,陵水县的“三反”运动暂时告一段落。农忙过后,一些尚未完成“三反”任务的部门和单位继续进入扫尾工作。

据1953年1月统计,全县参加“三反”运动的党员、干部和职工共277人,共查处贪污分子195人,占全县参加“三反”斗争总人数的63.18豫,其中贪污50万元(旧币)以下的160人曰51万元至100万元的8人曰10万元至500万元的13人曰501万元至1000万元的4人,1001万元至5000万元的10人。全县干部各种贪污款共计241602940元,浪费款共计327789244元,贪污浪费两项合计569392184元。贪污的主――方式方法是假冒名额、造假报销、受贿、克扣集体伙食费和津贴费、盗窃国家物资财产变卖、收多报少、假公济私。对于在“三反”运动中所揭发出的贪污分子的处理,县委按照中央和政务院有关政策,采取改造与惩治相结合的方针,给予各种刑事处分28人,开除党籍11人,其他党纪处分41人。在“三反”运动中,还查出丧失党员立场的68人,乱搞男女关系的38人。

在开展“三反”运动的同时,陵水县委还按照上级党委的布置,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依照过去从宽、今后从严,多数人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工业从宽、商业从严,普通商业从宽、投机商业从严的五条基本原则,和划分守法户、基本守法户、半守法半违法户、严重违法户和完全违法户的五种类型规定,进行严肃处理。由于陵水县工商业极不发达,“五反”运动在陵水缺乏全面开展的群众基础和客观条件,实质上没有完全开展起来。

陵水县的“三反”、“五反”运动,不但使贪污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清除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少数蜕化变质分子和严重违法乱纪分子,教育和挽救了一批犯有错误的干部和工商业者,使干部、职工队伍内部的腐败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勤俭节约、买卖公平的优良品德也在此得到发扬光大。

第二节地方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

从1950年5月到1956年,陵水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委)在中共中央和省、区委及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为中心,动员一切社会力量,采取一系列措施办法,紧密地将政治运动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使全县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0年全年陵水县工农业总产值仅有1422万元(新币)。其中,工业总产值仅有34万元,农业总产值1388万元。到1956年,陵水县全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356万元,是1950年的1.66倍。其中,工业总产值270万元,是1950年的7.94倍,农业总产值2086万元,相较1950年增长47%。

在工业生产方面,陵水大力发展国营企业。陵水历史上工业极为不发达,也没有工业基础,县委从发展国营企业着手,推动陵水县工业的发展。到1955年底,陵水县共成立粮食加工厂、发电厂、酿酒厂3家地方国营工厂。其中,陵水县发电厂始建于1951年,是陵水第一家国营工业企业,隶属于县工商科管辖。初建时发电机仅24匹马力,使用煤炭作为燃料。1955年经过技术革新,马力提高到50匹,并开始使用石油作为燃料,基本满足了县城的用电需求。1955年县人委创建陵水县粮食局直属加工厂1家(陵城粮食加工厂),配备厂长1名,工人16名。粮食加工厂共有汽车引擎4部(18.375千瓦),3号横磨一个,2号横磨2个,1.6米横磨1个,运粮机6部等设备。加工厂的创建为发展陵水县粮食加工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后来,粮食部门还根据大米加工流程,不断改进加工设备,提高工艺水平,促进加工效率。此外,县委组织大量人员在1955年开展大规模的找矿报矿运动,通过群众性的报矿找矿运动,当年就发现地下矿藏72处,经过复查之后确认的有55处,其中桥北的黄铁,南山的白铁,英州的煤泥矿都具有一定的开采价值。县委对国营工矿企业采取各种措施,积极进行生产改革,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1955年,陵水县地方国营企业共上缴利润6629元,完成产值491955元淤。国营经济逐渐成为推动全县地方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农业方面,陵水县委和县人委认真贯彻省委确定的努力增产粮食与经济作物,发展副业,以保证工业原料的供给方针,大力宣传“劳动生产,发家致富”的政策。对在组织农业生产、开展互助合作、推广先进技术、改造懒汉等方面作出贡献者,也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奖励。同时,县委狠抓科学种田和农田水利的兴修工作。此外,县委每年在年初都――召开备耕生产动员会,夏、秋两季开展生产检查,年终进行总结,并对农业劳动模范进行了积极热情的宣传。上述措施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的单产总产都得到显著提高,育林造林、畜牧水利工作也得到全面加强。到1956年底,全县的粮食生产已经达到7410万斤,比1952年产量增加了61%,是1950年产量的2.11倍。陵水从一个缺粮县变成了自足县,1955年全县调入大米700多万斤,到1956年下半年反而可以调出粮食100多万斤。几年来,全县共兴修了水利5314宗,灌溉面积达到119663亩,大大改善了种植条件。过去由于水利条件太差,陵水县大部分稻田一年只耕种一季,随着土地水利条件的改善,可以耕作两季的土地逐渐增多,全县土地复种率由1952年的166%增加到1956年的234%淤。1954年,陵水县开始推广番薯种植新法院一是选育良种,选育了潮州薯、娘子红、日本薯曰二是实行薯块育苗,采用嫩苗直接进行种植曰三是六翻犁起畦曰四是合理密植,每亩种植4000株苗曰五是实行两次培土、提蔓和灌水管理。番薯产量连续三年增加。1957年番薯种植面积达9022亩,亩产57公斤,总产量514吨,比1950年分别增长144%、35.7%、233%。陵水县人民政府还在农技农机方面给予农业大力的支持,成立农建科,内设农技室负责农业生产技术工作。1953年开始建设良种场。1954年陵水作为首批县级单位接收农业中等技术学校毕业分配生2人。1954年12月,创办陵水县农械厂(后称农机修造厂),负责生产和维修小型农具。1955年,陵水始设基层农技站4个,每个农技站设专业植保站和种子站,配员14人。1956年,陵水选址提蒙乡,划地200亩建农科所,由良种场兼管。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经济作物和热带作物也有所增长。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围绕加快以稻谷为主的粮食生产发展,陵水县重点推行双季稻。在有水利灌溉的地区,改撒播式的粗放种植为育秧插植,经过连续7年的努力,稻稻两造耕作制走上轨道。1957年,全县双季稻面积达119829亩,比1950年增加68209亩,增长104.6%,按增加面积计算稻谷产量,1957年比1950年增加5074吨,增长136.8%。1955年,全县种植花生面积突破1000亩。5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种植排花生,1957年达6512亩。香蕉也开始在陵河下游广泛种植,1956年种植面积达到1820亩,总产量有1225吨。

在财政方面,1950年到1953年,陵水县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收入全部上缴,支出由上级下拨。1954年,陵水开始实行县级财政决算制度。由于陵水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较为有限,地方建设百废待兴,开支较大,财政赤字问题突出,以1956年度财政为例,全县地方财政收入96万元,财政总支出120万元。广东省政府、海南行政区政府、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政府通过财政补助的方式支援陵水的社会主义建设。

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陵水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1954年9月,全县机关工作人员有619人被纳入工资制,月工资总额20427元,人均工资33元。1956年,国务院作出《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陵水县被定为十一类工资区,另加5%的地区补贴。企业工人则分别实行8级工资制和7级工资制,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实行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和浮动工资制,平均工资水平达到38元左右,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农村,通过实行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民的温饱问题也基本得到了解决。

在整个新民主主义建设时期,陵水县委始终把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为工作的主――任务,把“生产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较好地处理了经济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间的关系,到1956年底陵水不仅胜利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还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第三节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陵水县地方基础建设长期滞后,陵水县委和县人委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组织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全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掀起了陵水县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

县委、县人委一直努力加强地方公路网络的建设。1951年,陵水县开始划分养路段。养路段确立后,陵水积极组织民工上道修路,修复和建设好一批重――公路。1952年,孟果坡至军普公路(时称小军线)修复通车,全长13公里。同年,陵水至文罗公路(解放前称陵华路)修复通车,全长7公里。1953年,文南线(文罗至南顶)公路建成,全长10.8公里。1956年,陵安线全面修复并延伸至黎安大队,改称为陵黎线。此外,文罗至隆广公路修通,陵隆线全面通车。同年,国营南平农场也修通了本南线(本号至南平)公路,全长5.6公里。这一时期的公路建设重点在修筑,整修国防干线和按先求其通,逐步提高与修复旧路,以及抓干线的路面养护。1955年,全国公路会议制定了以养好路面为中心的公路建设方针,纠正了“重修轻养”、“重桥轻路”的倾向,树立全力养好路面的思想。1956年,公路部门实行路面养护技术大革新,在沙土路、砾石路上铺装磨耗层和松散保护层,有效地提高了路面质量。经过这一时期的建设,陵水地方公路网从此已成雏形,但由于当时缺乏技术人员和测量仪器,所建的部分道路质量比较简陋,且一些路段因雨季雨水的过度冲刷垮塌严重,车辆难于通行的现象仍然客观存在,公路建设和养护还有很多工作需――做。

桥梁建设对于公路网的完善有着非常重――的作用,县委、县人委在桥梁建设工作上也没有放松过。1951年下半年,广东省筑路委员会统一规划并直接领导,成立了海南东线公路工程处,决定全面改造海榆东线公路,消灭全线上陵水小溪等8个渡口,一律拆除全线不符合规范的旧桥涵。陵水县委按照相关――求,迅速组织建设,按技术标准建设新桥和改建符合载重、宽度――求的永久式桥梁与半永久式、临时式木桥涵。

同年底,陵水县已在海榆东线上建成曲港桥、大拥桥等6座临时式木桥。1952年2月25日,陵水县小溪桥落成。该桥由湖南省国营建筑企业公司监造,主办工程师由陈昌教担任,海南桥工队负责施工。该桥桥型为上承式钢桁架结构,全长76.5米,宽4.3米,高11米,系陵水县第一座永久式中型桥梁。同年,海榆东线上的深田桥(临时式)也顺利建成。1954年又在海榆东线上建成了北沟桥(临时式),同时开始动工建设大溪桥。1955年8月,陵水大溪桥建成通车,该桥系临时式木桥,全长165米,共32孔曰净空高约2米,宽约8米,单车道。陵水大溪桥的建成与通车改写了陵水自建县以来陵水河上没有桥梁的历史。

这期间陵水邮电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为改善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乡村的通信条件,陵水开始在乡以上未设邮政分支机构的地区增设邮政代所。1951年,全县设立农村邮政代办所10处,1956年,陵水设立邮电所。陵水县解放初期采用专门的工人传送电报,到1953年开始使用15瓦手摇无线电台进行电报业务。解放初期的陵水县仅有两条邮路,且均采用步行方式传递信件包裹。到1953年,陵水县人委将步邮改为自行车送邮,到1956年又改为摩托车送邮。1955年,县内邮路增加到四条,一条由县城出发,途经三才、长城、新村、军田、英州曰第二条由县城出发,途经文罗、隆广、南平、群英、田仔曰第三条由陵城出发,途经提蒙、本号、大坡曰第四条由县城出发,途经椰林、光坡、岭门曰四是由县城至黎安。

兴修农田水利是县委、县人委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心任务。县委、县人委从发展农业的角度出发,优先兴修水利,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1952年8月8日,中南水利部派出水利测量队,协助海南区少数民族地区兴修水利,测量了陵水角口等灌溉工程。3月12日,陵水县召开干部会议,布署群众防旱工作并进行思想动员。会议同时决定成立防旱抗旱办公室,主――由曾子光、许碧坚负责办公室事务。3月13日,县委、县政府领导干部分头到各区检查与布置防旱工作曰同时从县各机关单位抽调干部28人,组成防旱抗旱工作队,分别深入到3个区,配合区乡干部深入农村,组织群众抗旱。抗旱期间,陵水共修建小型水利1929宗,灌溉面积达4.2万多亩,抢救农作物1.4万亩。在大型水利工程方面,县委组织力量全力配合都总引水工程的修建。都总引水工程,是人民政府为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产、改善同胞生活,于1953年由国家投资100多亿元(旧币,折合人民币100多万元)兴建的一项引水灌溉工程,灌溉区域囊括陵水、保亭两个县面积达4万亩的农田。它是海南岛解放后广东省第一个较大的引水工程,也是全国知名工程之一。都总水坝引水工程是一座浆砌石含心、水泥混凝土包面的重力坝,坝顶长106米,坝高6米,坝基为花岗岩基础,坝左侧有冲沙闸(1.5米伊3米),进水闸(2米伊2米)一座,均采用螺旋式手卷扬螺旋开关,坝的右侧设有宽顶堰梯级式消能溢洪道一座,净宽50米。灌溉工程有干渠一条,分渠7条,支渠7条,斗渠174条,及渠道建筑物100多宗。该工程由中南水利部广东省水利厅、海南水利处负责测量和设计,1953年5月8日正式动工兴建,由陵水、保亭两县抽调民工16130人(其中70%多由陵水抽调)投入工地建设,奋战一年,于1954年4月20日竣工,5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同年5月4日,遭强台风带来的暴雨袭击,防洪堤被冲断,挡土墙部分损坏,为保证工程安全,同年10月进行坝头整修加固,挡土墙加高至6米,西岸增建溢洪道一座。都总水坝引水工程建成后,地处陵水县西部,距陵城镇18公里,总控制集雨面积167平方公里,在陵水县的农业生产上发挥了极为重――的作用。1956年2月,陵水县在陵河边建起安马洋柴油抽水机站,装机容量90匹马力,灌溉面积5000亩。开启了陵水县大型机器抽水灌溉的历史,是当时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较大的抽水机站。不久里村也建起抽水机站,灌溉面积800亩,港坡抽水机站灌溉面积500亩。还有临时性的抗旱抽水站8处。这一年陵水为抗击严重的旱灾,县委动员32000多人投入兴修农村水利的抗旱斗争,兴修中型水利2宗,打井3800多个,兴建水塘、水沟、水坝201宗,扩大和修理农田水利工程1000多宗,灌溉面积达59000多亩,超过了解放以来兴修水利灌溉面积的总和。

第四节各项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陵水国民经济工作的全面恢复和发展为陵水各项社会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重――的物质基础,加上县委、县人委对文化、教育、卫生和体育事业等重视与得力领导,各项与民生紧密联系的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文化方面。1952年5月,县文化馆成立。县文化馆成立后积极组织演唱小组到各乡村宣传演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曰在县城出黑板报、学习专栏,进行时事政治宣传和组织文化体育活动。县文化馆还十分重视农村的文化工作。1954年底,县文化馆在新村港搭建一座三间茅屋,面积360平方米,创建全县第一个农村文化站。文化站购置了报纸、杂志和图书等读物,日夜开放,供渔民学习。1955年6月上旬,县新华书店成立,称新华书店广东分店陵水支店,面积30平方米。书店业务和财务归省分店统一管理。1956年,年销书量3010册,销售额9350元。在新闻媒体方面,1956年6月,8开版的《陵水县农民日报》创办发行。《日报》向县直机关、乡镇通讯员征稿,报道县内新闻和生产情况。至1958年12月,陵水、崖县、保亭三县合并,《日报》停刊,共计出版58期,平均半个月出1期,年均采用稿件2500篇左右。同月中旬,陵水人民广播站正式成立,配有一台50瓦扩音机,通过电话线路,把讯号传输到各大乡及其邮电所附近村庄的喇叭播出,每天播音2次共4小时。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1955春,陵水第一次公映电影。当年,广东省电影公司派五O六16毫米放映队进驻陵水,在县内免费巡回放映电影,每月26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放映电影一场。1956年6月中旬,省公司将该放映队下放给县文教科主管。在保护地方文化方面,县委、县政府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1956年8月,县政府正式成立陵水县琼剧团,演职员42人。此外,陵水各地的业余琼剧团也纷纷建立起来。从1952年到1956年,全县先后成立椰林乡桃万业余琼剧团、光坡乡业余琼剧团、黎安乡业余琼剧团、英州乡业余琼剧团、英州乡鹅仔黎族业余琼剧团等5个业余琼剧团,演职人员都在20人以上,最多的有30人。陵水文化事业的发展,给全县人民提供了全新的文化生活,成为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阵地。

教育方面,由于民国时期陵水县教育极端落后,全县青年文盲率高达95%以上,严重的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为此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基础教育,致力以扫除文盲。1950年,县政府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识字运动,减少文盲》的指示,在全县掀起扫盲运动,以自然村、邻村为单位,在农村举办农民夜校扫盲班。1950年到1951年,先后在陵水县的里仁、卓杰、岭头等5个村庄和陵城镇小学开办季节识字班,参加学习农民有300多人。1952年,县、区、乡分别成立了扫盲工作委员会,负责指导工农文化学习事宜。1955年,陵水县制订了五年扫盲工作计划,同年在全县33个村庄办起了夜校,参加人数达1500人。1955年至1956年,县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和广东省《关于努力加强农村扫盲工作》通知精神,县政府制订出五年扫盲工作计划,在33个村庄办起了夜校,――求45岁以下的人民群众通过夜校学习识字脱盲。这项工作开展一年后,参加扫盲学习的农民高达28490人,占全县青、壮年文盲半文盲的56%。

扫盲工作初见成效的同时,全县的基础教育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1950年,陵水县只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校83所,其中完全小学14所,初级小学69所。1951年,陵水县又增办了17所初级小学,招收班级28个,入学学生586人,教师37人。1952年,县人民政府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撤销女子学校,把女生合并到男子学校,实行男女同校读书,改变了解放前男女分校读书的历史。普通教育进入了以学习苏联教育理论为中心,逐步在教学领域建立起自己的新体制的时期。通过学习苏联比较成熟的教学制度与工作制度,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得到广泛提倡和运用。探讨教学原则、研究教学方法成为教师间的经常话题,校内和校际间的观摩活动也经常开展,钻研教学在各校蔚然成风。截止1953年底,陵水县有小学89所,其中陵城镇2所,其余的都分布在农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发展逐步深化,小学校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增加。陵水县在巩固原有小学教育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中学教育。1950年4月,县人民政府接管陵水中学。此外,为了发展乡村教育事业,培养小学教师,乡村陵水师范学校更名为陵水县立简易师范学校,附设初中部。初中有3个班级,学生278人。1954年,陵水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再次更名为陵水中学。1955年初,陵水县兴办隆广初级中学一所,招收初中一年级2个班,学生100人,同时还从陵水中学初中部二年级划入1个班50名学生。截止1957年,全县有初级中学2所,12个班级,在学校学生727人,相较1949年增长了3倍多。

卫生方面。1950年,县人民政府成立陵水县人民医院。1956年,椰林卫生院、英州中心卫生院、光坡卫生院等基层卫生院相继建立。1952年,陵水成立县妇幼保健站。截止1953年,全县有保健员10名,他们分赴全县各地设点改造土方法和培训接生婆,推行新法接生,同时培训接生员12名。1955年,全县有产妇1150人,其中新方法接生675人,婴儿死亡15人曰老方法接生415人,婴儿死亡95人。1952年,陵水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深入开展群众爱国卫生运动。每逢元旦、五一、国庆等节日前夕,委员会都会组织各单位、各部门发动群众进行卫生大扫除,形成社会性公益性的大型卫生活动。1951年到1954年,陵水县政府组织全县公私医务人员到农村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共计接种霍乱菌苗1527人,精制白喉抗毒素1350人,鼠疫菌疫苗750人。1955年3月,中国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在陵水县黎万联村进行防疟实验。1956年3月,陵水县卫生防疫站设立,设有防疫科、卫生科,主――负责全县的灭蝗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卫生事业的发展有效地降低了各种恶性传染疾病的发病率,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改变了陵水旧时期落后的卫生面貌。解放前,陵水边远山区,如群英、田仔、隆广、文罗等地区常有霍乱流行,人民群众苦不堪言曰解放后,陵水霍乱得到了较好的控制,1950年,县卫生院收治霍乱病者20名,其中死亡8名,1951年,发病3名,死亡1名,此后再未发现发病患者死亡的现象。解放前,烈性传染病天花在陵水农村肆虐,仅以1948年为例,当年全县暴发天花疫情,发病210人,死亡125人曰解放后,卫生事业得到较大发展,天花等恶性传染病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1951年疫情爆发后发病21人,政府卫生部门及时实行药物治疗,未出现死亡现象,此后卫生部门大力推行天花疫苗接种(即种牛痘),至20世纪50年代末,天花基本在陵水绝迹。

解放后,陵水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群众体育活动。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发表后,县人民政府号召各级党政机关、工厂、学校、农村――认真贯彻毛主席的指示,大力发展体育运动。最初只是人数较多的机关、厂矿和乡镇因陋就简建立起篮球场、排球场等运动场地,让人民群众下班后或节假日可以进行球赛消遣。后来全县各区都相继建立起篮、排球场,还建立了各区的文化室,文化室里配置了乒乓球桌、台球桌、象棋等相关设施,体育活动项目逐年增多。

此外,为响应1955年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干部群众和学校师生在机关内外、校内校外开展种树绿化活动。无论是教室旁、操场四周,还是陵河边、公路旁都可以看到人民群众植树造林、绿化陵水的勤劳身影。道旁树主――选择桃花等具有观赏性的花木,而学校内多选择种植油棕树、椰子树、腰果树、相思树等本地树种,在教室旁也种植桃花、鸡冠花等花草。在这次响应“绿化祖国”的活动中,陵水县委、县政府带领陵水人民群众一同绿化、美化了自己的家园。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