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

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海口市龙华区解放西路。旧址原是邱宅大院,是邱秉衡(著名民主人士、曾任海口市副市长)之父邱爵一于1920年兴建。邱家长期支持革命,该院建成后便成为革命志士和共产党人开展活动的场所。1926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出

1.png


中共琼崖“一大”旧址

席会议的代表有王文明、罗文淹、冯平、许侠夫、周逸、何德裕、李爱春、黄昌炜、陈三华(女)、陈垂斌、罗汉等,代表全琼党员240多人,中共广东区委特派员杨善集出席会议并进行指导。会议由王文明主持,杨善集传达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大会分析了全国和琼崖的革命形势,讨论了琼崖党组织的主要任务,通过了关于职工运动、农民运动、政治工作军事工作等决议。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共琼崖地方委员会领导机构,王文明任书记,罗汉、冯平、许侠夫、陈垂斌、黄昌炜、罗文淹、柯嘉予、李爱春、陈三华(女)、周逸、陈德华为委员。琼崖地委设组织、宣传、工人、农民、军事、青年、妇女和国民党工作部等部门。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的召开和中共琼崖地委的成立,是琼崖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琼崖人民从此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开始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

旧址所在的邱宅大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 8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0平方米,为二进三间、东西厢房的四合院式布局,是典型的海南民居结构。院内有瓦面平房2幢,每幢分隔3间,中为厅堂,两侧各有2个小房。2幢平房

2.png


中共琼崖“一大”旧址

的前、中、后各有相应的庭院,东、西两侧是厢房,均为砖木结构,并置有小花园。海南解放后,邱家将其捐献给政府。2001年,海口市人民政府投资26万元按原貌修整并布展,正式对外开放。

1994年11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将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国务院将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会址也是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口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和海口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基地。2016年11月,旧址被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列为海南省党史教育基地。


地址:海口市龙华区解放西路竹林里13丨号


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


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云龙墟。旧址原是当地六月婆庙场址,因琼崖工农红军在此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而得名。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人全面抗战时期。在全民族抗战的高潮中,中共琼崖特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


3.png


4.png

云龙改编旧址正门

策,向国民党琼崖当局提出“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表示愿意在团结抗日的前提下改编琼崖工农红军,并于1938年10月22日与国民党琼崖当局达成琼崖国共两党团结抗战的协议。协议有五点,其中议定琼崖工农红军改编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简称琼崖抗日独立队),独立队为1个大队建制,下辖3个中队,由冯白驹任独立队队长。1938年12月5日,中共琼崖特委和国民党琼崖当局在云龙墟六月婆庙举行琼崖工农红军改编仪式暨誓师抗日大会。各界人士、国民党琼崖当局官员及各地群众共上万人参加了大会。国民党琼崖守备司令、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王毅在大会上宣布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第十四区独立队成立,向独立队队长冯白驹授军旗、关防,并发表讲话。冯白驹代表独立队全体指战员讲话时表示:决不辜负琼岛同胞的期望和重托,誓死抗日,保卫琼崖。这就是琼崖抗战史上著名的“云龙改编”。从1939年3月起,独立队先后扩编为独立总队、独立纵队。1947年10月,中央军委将独立纵队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冯白驹任司令员兼政委员。云龙改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琼崖革命武装斗争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琼崖国共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云龙改编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琼崖的胜利,反映了琼崖人民要求团结抗日的共同愿望,增强了人民群众抗日的信心。从此,独立队在中共琼崖特委的领导下,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方针,独立自主地发展、壮大自己,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成为琼崖抗日先锋和中流破柱。

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始建于1952年2月,1984年、1989年和1998年原琼山县(市)人民政府先后对该旧址进行改建和扩建。旧址占地面积2 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 000平方米,正门右侧大理石柱上刻有马白山题写的“琼崖红军改编旧址”。距大门正中16米处竖立着一尊手握钢枪的独立队战士全身铜质铸像,像座正面刻有徐向前元帅的题词“琼崖抗日先锋”,背面刻有“云龙改编简介”。铜像后建有纪念馆,纪念馆展出图文,系统地介绍了琼崖红军建立、改编抗日、参加解放战争并取得胜利的历程。纪念馆后侧还种植有23棵青松,象征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光辉业绩。在纪念馆左侧建有曲廊和壁廊,镌刻朱德、陈毅、徐向前、聂荣臻、杨尚昆、彭真、薄一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间。铜像的西北侧为接待厅,厅堂悬挂“艰苦岁月” “抗击日军”“渡海作战”等木刻画幅。铜像东侧还建有“荡寇亭”和“凯旋亭”。

琼崖工农红军云龙改编旧址是海南省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于1994年11月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旧址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11月,旧址被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列为海南省党史教育基地。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云龙墟北隅海榆东线北侧


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位于海口市龙华区金牛岭公园内。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发出准备渡海作战解放琼崖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40军、43军及炮兵、工兵各一部共10万余人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迅速组成渡海作战兵团,开展各项战前准备 T 作。1950年3月至4月,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渡海作战兵团先后组织两个加强营和两个加强团,分两批四次成功偷渡。4月16日,兵团主力组成两个梯队,正面大规模强渡琼州海峡,在琼崖纵队和先遣登陆部队的有力接应下,于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一带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大举登陆,并向全琼各地纵深挺进,在澄迈黄竹、美亭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歼灭国民 党 军 主 力 。 5月 1日,全岛宣告解放。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陵园(原名海口市金牛岭革命烈士陵园 ) , 始 建 于 1957年,是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口市人民 委 员 会 、中 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部和政治部为纪念在琼崖革命武装斗争和渡海战斗中牺牲的烈

5.png 

解放海南岛战役烈士墓 

士而修建的。整个陵园占地面积61 993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正前方是一座大型圆锥体的无名烈士集体陵墓,原建在白沙门战斗遗址,1983年迁至现址。陵墓前面竖立一座石碑,正面镌刻朱德1957年1月27日的题词“渡海英雄永垂不朽”,背面刻有海南行政区公署、海口市人民委员会、海南军区司令部和政治部立的长篇碑文《悼白沙门上的烈士》。陵墓后面为单体烈士墓,有李振亚、王白伦、黄魂、王业熹、符明经、刘秋菊等革命烈士和革命同志之墓110多座。1988年陵园前方另建烈士陵园骨灰楼一幢。2004年4月1曰,琼崖地下学联烈士墓也安置于该陵园内。

2010年,为了纪念海南解放60周年,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