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第三章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

第三章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

三 ,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

中共琼东、乐会县委在巩固人民政权和开展土改的同时,领导开展了 经济、教育、文化、卫生等多方面的建设。各方面的建设都紧紧围绕着恢 复和发展这一中心任务进行。在经济方面,积极组织人民群众努力发展 生产,促进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发展 生产,繁荣经济。在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方面,有步骤地进行改造和建 设。随着各方面建设的开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取得了显著成绩。

_、恢复国民经济

恢复和发展农业

琼东、乐会县刚解放,海南军政委员会农林处就派员来帮助县人民政 府建立农林科,支持农民恢复和发展生产。县人民政府除了开展宣传活 动、保证农民劳动收益权和雇工自由外,还根据海南军政委员会指示,从 琼东、乐会县的实际出发,采取许多重大措施,为农民搞好生产提供有利

条件。

兴修水利。海南农林处派来工程师,在琼东县农林科人员的配合下, 对全县水文情况进行勘查,完成了灌溉2000亩的大礼水利工程、灌溉 7000亩的城西水坝和嘉积塘排水工程设计,1950年秋收后立即组织农民投人施工,掀起水利建设高潮。1951年完成凤头、保塘、城东、轩村、里 文、孟里、新昌等乡较大的水利工程7处、小型工程1721处,受益面积 5869亩。至1953年,全县兴建水塘、水库、水闸、水渠等大小水利工程 151处,受益面积1.12万亩。

开展农业借贷活动。为了从资金上扶持农民发展生产,琼东、乐会县 人民政府成立了农贷分会,并在各区成立农贷小组。各区根据实际情况, 照顾特殊,向困难户重点放贷。1951年,琼东县贷谷10万斤,其中一区2 万斤、二区5万斤、三区3万斤。1952年,全县发放春耕肥料贷款8398 元,折合肥料2. 55万斤,受益面积2.79万亩。

保护耕牛。耕牛是农民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为了帮助农民 保护好耕牛,海南农林处派出第一牛瘟防疫队到琼东、乐会县开展防牛瘟 注射活动。琼东县将全县划分为8个注射点依次注射。全县共注射牛只 1.73万头,平均每乡注射400头,最多的东昌乡注射687头。中国保险公 司对琼东县1.3万头耕牛做了投保工作。

鼓励开荒、积肥和深耕细作。为了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 农民的收入,琼东、乐会县人民政府大力推行许多具体措施。1951年,琼 东县开荒1.45万亩。在县人民政府的引导下,许多农民以前种田不下基 肥的,改变了旧习惯,积极下足基肥。鱼良乡农民陈其忠做到每亩下基肥 2000斤。北昌乡农民杨春凤驾船到海里捞海藻当肥料。全县完成田间 堆肥7441个,完成粪坑440个,城东乡积肥2000万斤。全县各地普遍实 行中耕除草3次至5次。县人民政府还组织农民开展防畜灭虫、保护庄 稼活动。1951年,琼东县组织群众捕捉野猪1460只,用药械除害虫2000 万只以上。

1951年,琼东、乐会县的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总产达9500万斤,比 1949年增长45%。在这一年举行的爱国增产竞赛活动中,琼东、乐会县 有64个单位(家庭)获得省奖、301个单位获得海南奖、234个单位获得

县奖。

恢复和发展工业

琼东、乐会县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起步晚,发展缓慢。1951年,琼东县私营工业有制糖业、印刷业、碾米业等。印刷业只有国光印刷厂一 家,碾米业有大丰碾米厂等5家。全县工业从业人员只有五六十人。

解放初期,由国家投资经营,将一些有条件恢复生产的私营企业改造 成国营企业。1951年,琼东县第一家国营工业企业嘉积火力发电站兴 建。厂址位于嘉积中学西北部,装机容量25千瓦,供电给学校和商店照 明。1952年,将嘉积私营的民丰碾米厂改造为国营嘉积粮食加工厂。6 月,成立嘉积农具加工厂,设置铁炉5座,制造新农具,修理旧农具。7月, 在大路、烟塘、长坡、福田等地设立农具加工分厂,设立铁炉4座。国营农 具加工厂生产的产品,物美价廉,深受农民欢迎。如3斤重的锢头,国营 厂生产的卖2.25元,私营厂生产的要卖3元;15斤重的铁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