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节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一、解放初期海南手工业的状况

  海南手工业有悠久的历史,手工制品主要有手工纺织品、藤器、凉席和椰雕、木雕等,其中不乏珍品。尤其是黎族“广幅布”享有盛名。椰雕工艺品作为向皇帝进贡的礼物,有“天南贡品”之称。手工业在海南岛的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国民党统治时期,海南的手工业品种少,未能形成产业,加上长期战乱,已濒临破产的境地。1949年,作为海南手工业品重要产地的海口市,仅有私营轻工手工业企业71家,除卷烟厂有职工498人,规模较大外,其他企业均为手工作坊工场,平均只有职工5人,全部资本9.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以下同),生产极度分散,资金短缺,机器设备简陋,技术落后。1949年,全岛手工业产值不足120万元。

  在1950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海南区党委、海南军政委员会、海南行署积极扶持手工业发展,对失业工人采取救济、以工代赈、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等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并以加工订货、收购经销、低息贷款、供应原材料等方法,帮助个体手工业者恢复生产。1950年10月,海南军政委员会根据广东省财政经济委员会的通知,为鼓励手工业者走集体生产道路,对生产合作组织实行优惠政策:凡国营贸易公司向合作社批发货物,价格实行94%―97%折;新成立的合作社可以减征20%的营业税和免征一年的所得税;贷款按银行利率的90%计息。这些政策出台后,大大促进海南岛手工业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合作组织也快速增加。1951年,根据“先整顿后发展”的方针,海南对手工业合作社的组织和经营进行整顿,并对合作社依照规定办理登记。1952年,根据国家颁布的手工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结合同时开展的“三反”、“五反”运动进行整社,清理一批不符合条件的社员,又划出一些不属于手工业性质的合作社。

  1952年,全区手工业合作组织发展到75个,从业人员4107人,生产品种119个,产值479.56万元,比1951年增长82%。个体手工业从业人员也快速增加。1952年初,全区41个手工业行业,个体从业人员5526人。同年底,个体从业人员增加到11430人(包括农村手工业)。1952年,海南手工业产值5275万元,占全区工农业总产值的8.78%。同年,全海南手工业从业人员已经发展到1.87万人,产值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60.7%。但总的来说,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海南手工业存在的问题仍然是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生产成本高。

  二、基本完成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年以后,遵照中共中央制定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发展主体,改造两翼”的战略决策,海南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引导个体手工业者走合作化、集体化道路。1953年11月20日,第三次全国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方法步骤作出重要的决定,通过“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发展方针,要求各地根据手工业者的觉悟程度,采取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办法,组织供销生产小组、供销生产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对手工业者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年6月,中共中央批转这次会议的报告,并指示全国各地加强对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将手工业视为地方工业的重要部分,中央设手工业局,各级地方政府也要设立相应机构加强对手工业的管理。9月,海南行署成立手工业管理处,在区党委工业部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广东省供销合作社海南办事处生产科的干部全部划拨给手工业管理处。各市县也设立手工业管理科。到1956年,为适应合作化高潮后的新形势,加强对手工业者的政治教育、生产管理及供销业务的领导,成立广东省手工业联社海南办事处,同海南行署手工业处合署办公,具体领导和组织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发展生产。

  1953年至1955年,海南手工业合作化运动稳步发展。1953年,全区手工业合作组织119个,从业人员6107人,生产品种172个,产值1082.16万元,比1952年增长25.9%;1954年,全区手工业合作组织359个,从业人员9455人,生产品种167个,产值1593.14万元,比1953年增长35.9%;1955年,全区手工业合作组织376个,从业人员10188人,生产品种273个,产值1513.9万元,加上个体手工业者,全区手工业从业人员50333人(含农村兼营手工业者),总产值6648.3万元(不含渔业产值)。

  1955年夏季至1956年底,全国加快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步伐。1956年1月中旬,海南区学习推广北京市实行手工业全行业合作化的经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迅速全面铺开。到1956年2月,全区新成立手工业合作组织77个,有16854名手工业者加入各种合作组织,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9.7%。不久,又有640多名个体手工业者被强迫加入合作组织。3月后,手工业改造步伐继续加快,不仅出现整个地区、整个行业组织起来的情况,而且还出现越过初级手工业合作社直接组织高级手工业合作社的情况。到年底,约有89%的手工业者加人高级手工业合作社。海南按原计划提前一年实现手工业高级合作化。

  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组织“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忽视了手工业的特点,不切实际地强调集中生产、统一盈亏,不注意有无原材料来源、有无市场,使生产下降,品种减少。1954年,岛内手工业总产值为3420万元,到1956年,手工业总产值下降到2664万元。

  1956年9月,党的八大通过《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的建议》,指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组织也不宜过分集中,某些行业还应该分散,并且允许一部分手工业者,特别是特种手工艺品的生产者继续独立经营。农民兼营的而其产品又在本地销售的手工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农民兼营,或者由农业社经营,以满足当地居民的需要。”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的领导还在会上提出,手工业合作组织的收益分配,应根据“先工资,后治病救济,有剩余才积累”的原则迅速加以调整;要想尽办法争取90%社员的劳动收人比人社前有所增加。由于采取了实事求是的方针,手工业合作化中出现的偏差很快得到纠正,调动了广大手工业合作社社员的生产积极性。海南手工业合作组织中普遍开展争创先进生产者运动;贯彻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针,在支援农业和为城乡人民服务中找准位置、扩大业务。广大手工业社员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开展技术革新;精简脱产人员,节省行政开支;改良工具设备,增加花色品种,提高劳动生产率。尤其日用木制品、日用五金制品、日用皮革制品、文体用品、日用橡胶制品、特种手工艺产品等发展较快。随着经营管理的改善,生产效率的提高,有724种产品降低了成本价格,有些农具的成本甚至降低了11%。

  1957年,全区手工业合作组织生产品种546个,产值3162.95万元,比1956年增长20.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区手工业总产值为9.91亿元。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