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教育事业的发展

  海南解放后,海南军政委员会按照中央“维持现状,逐步改革”的方针,在各个学校照常上课的情况下,完成了接管学校的工作,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一方面对原有学校进行调整、改革,另一方面,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兴办一批新的学校。

  海南解放时,全岛有幼稚园1所,在园幼儿120人,教职员8人,区乡有10所小学附设学前班。1951年,政务院在《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中规定: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幼儿园收3足岁到7足岁的幼儿,使他们的身心在入学前获得健全的发展。幼儿园应在有条件的城市中首先设立,然后逐步推广。当年夏天,由海南妇联创办海南区干部托儿所,这是一间寄宿制托儿所,招收对象是县团级干部两岁以上的子女,初时入学幼儿30名。同年9月,建立海南军区幼儿园。

  海南解放时,全岛有小学2960所,在校学生163436人,平均每万人中有小学生654人。1951年,海南区先后召开两次教育工作会议,制订1952年海南小学教育发展计划,要求每个乡至少设一所乡小学,每里办一所里小学。里小学为分校,暂收一至三年为原有旧学制的学生,也可办四年级。学生读完四年级后转入乡小学。从1952年起,人民政府采取主要措施有:一是适当调整小学的布局和规模,注意发展老少边穷地区的教育;二是将民办小学教师转为国家编制教师(除少数不称职、有严重政治问题的被辞退外),教师的工资和学校费用直接由县财政拨给;三是建立学校教学秩序;四是实行向工农开门办学的方针。如万宁县,汉区30%特别困难的学生可免费入学,少数民族学生除免费入学外,每月还给2―3元的助学补贴。这些措施调动了全社会关心办学的积极性,使小学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澄迈县解放前夕只有小学20所,在校学生3000人。1952年底,该县的小学增加到123所,在校学生29194人,分别比解放前夕增长5.15倍和8.73倍。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如保亭县1952年底有小学67所,在校学生5754人,分别比解放前夕的16所和1005人增长3.18倍和4.72倍。1952年,海南全区小学达到3792所,在校学生达到25.69万人,分别比刚解放时增长28.10%和57.18%。

  1950年5月,海南军政委员会接管各个中学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整,将私立的琼海中学、琼南中学和美国基督教会办的匹瑾中学并入海南师范学院附中,将私立汇文中学并入广东海南华侨中学。海南军政委员会任命了16名中学校长。1951年5月,海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处又从实际出发,将各县中学学生人数少、教师缺乏、设备简陋的班级进行调整合并。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解放初期海南的中学也有很大发展。1950年,全岛中学39所,在校学生12207人,教职工944人。到了1952年,中学调整为32所,在校学生18070人,教职工1044人。尽管学校数量有所减少,但在校学生和教职工人数分别增长48.02%和10.59%。

  师范教育方面,1950年5月,海南有省立琼山师范学校(原琼崖师范学校),有县立的简易师范和初级师范。此外,还有普通中学附设的师范班。1950年12月和1951年8月,广东省文教厅先后提出关于办好中等师范教育的意见,要求省办师范学校尽量减少招收简易班,县办师范学校有条件的也应开设普师科,逐步停招简师班。1952年广东省文教厅转发教育部颁发的师范学校暂行规程(草案),并于10月30日发出《关于试行师范学校暂行规程的指示》,将原有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中等师范改为师范学校,原有招收高小毕业生的简易师范改为初级师范学校,其他各种科班以及中学附设的师范科班都按暂行规程改设。原有不合规定修业年限的科班可保留到学生毕业为止。海南认真贯彻教育部的指示,努力加强师范教育,壮大师资队伍,为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条件。到1952年,海南有中等师范学校7所,其中中师3所:琼台师范学校、文昌师范学校、琼东师范学校;初级师范4所:临高初师学校、定安初师学校、乐会初师学校和陵水初师学校。在校学生2671人,教职工237人,分别比1950年增长120.03%和9.72%。

  经过努力,海南教育事业有了明显的进步,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由解放初期的7%上升到10.8%,教学质量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文化事业的发展

  解放后,海南军政委员会接管文化机构和设施,文化事业开始恢复和发展起来。9月11日,新华书店海南分店开张。11月1日,海口市人民播音站正式开播。1951年2月,海南戏曲研究会在海口市成立。研究会组织发动艺人开展民主改革,废除班主制,建立新的民主管理制度,民主选举剧团团长。同年,海南文学艺术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1952年3月,海口市戏曲工会成立,继续进行剧团的民主改革,组织艺人下乡参加土改,并为群众演出。戏曲工作者根据“取其民主性精华,去其封建性糟粕”精神,积极改编传统剧目,移植其他剧种剧目,并创作新的剧目。

  广大文艺工作者贯彻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配合抗美援朝、镇反、“三反”、“五反”、土地改革等运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有以农村土地改革为题材的《芭蕉园一月》,抗美援朝故事《金戒指》,反映1927―195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海南各族人民革命斗争的报告文学《奋战二十三年的海南岛》、《海南革命故事》,有关海瑞的民间故事,等等。

  海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海南工程兵文工团、海南民族歌舞团、崖县民族歌舞团和17支县级农村文艺宣传队等先后成立。广大舞蹈工作者深入生活,创作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舞蹈节目。海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1950年创作了反映肃清反革命斗争的《斗霸舞》,1951年创作的舞蹈《歌唱胜利年》,表现海南人民载歌载舞庆祝解放的情景,场面热烈、欢乐,当年参加中南军区文艺观摩会演获得好评。海南工程兵文工团1953年创作的《苗族婚礼舞》,表现海南苗族婚礼的热烈场面,抒写了苗族人民爱美天性、审美情趣和生活习俗,当年底参加中南军区第二届文艺观摩会演,获一等奖,1954年由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带到国外开展文化交流演出。

  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成立后,积极支持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事业。1953年7月,自治区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五指山区体验生活,创作了在国内外有影响的黎族舞蹈《三月三》、《半边裙子》、《草笠舞》、《打碗舞》等。崖县民族歌舞团创作取材于民间故事传说的《鹿回头》等,其他群众舞蹈团也创作了许多好作品,如根据民间舞蹈改编的《盅盘舞》、《七枝八宝》、黎族的《送代表》、《贺新屋》、《黎苗一家亲》等,在全国业余文艺会演中都获得优秀奖。

  三、卫生事业的发展

  1950年海南解放的时候,全岛仅海口市、琼东县嘉积镇、儋县那大镇等3个地方有西医院5间。设有卫生院的有琼山、文昌、琼东、乐会、万宁、陵水、崖县、定安、儋县、临高、昌感等县,白沙、乐东、保亭、澄迈等县只有卫生所。据统计,全岛有卫生医疗机构18个,病床680张(正规病床352张,简易病床328张),西医师27人,药师4人,护士42人,助产护士15人,护理员370人,其他技术人员529人,卫生员335人,行政管理人员73人,勤杂人员138人,共1533人。海南军政委员会下设的民政卫生科负责全岛的卫生医疗工作。1951年,海南行署设立卫生处。各市县政府设卫生科,负责本市县的卫生医疗防疫工作。7月1日,海南行署卫生处接管海南医院和海口福音医院,并报广东省人民政府核准两院合并,改称广东省海南人民医院。海南医院的人员全部留用,福音医院的美籍人员全部主动要求回美国。1952年7月,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成立时,在乐东县抱由镇设立中心卫生院(后随自治区搬迁到通什镇)。1952年10月,海南人民医院接管嘉积福音医院,改名为海南人民医院嘉积分院;接管那大福音医院,改名为海南人民医院那大分院,并于同年成立海南人民医院崖县分院和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番阳分院。至1952年底,全区医疗机构增加到95个,比1950年增长5倍多;病床发展到1244张,增长82.90%。

  新生的人民政府努力抓好爱国卫生运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改变过去那种恶劣的卫生环境。1952年4月23日,海南区、海口市联合成立海南区防疫委员会,随后各县相继成立防疫委员会,71个县辖区成立防疫站或卫生清洁委员会,652个乡成立防疫小组,9212个村设有卫生员,12040名机关干部和学校师生接受培训,50%的农民接受爱国卫生宣传教育。同年6月,海南区成立5个预备防治队,每队分防治、宣传2个小组,隶属海南区防疫委员会。9月,海南区防疫委员会改名海南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2月4日,成立海南区爱国卫生常识教育委员会,内设宣教、总务和督导3个组,专门负责卫生宣传及培训工作。防疫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基层防疫员,开展爱国卫生宣传教育,组织、指导、督促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解放前,城镇主要街道的清扫靠若干“清道夫”负责,垃圾的清运靠水牛木轮车和人工肩挑。各城镇包括海口市的卫生基础设施很差,没有一条完整的下水道,没有公厕,也没有垃圾桶(箱)。生活污水随地乱泼,杂草丛生。每逢雨天道路泥泞,行人无处落脚,卫生环境极差。海南刚一解放,海南军政委员会立即组织发动夏季清洁大扫除运动,规定每年5月15日为夏令卫生清洁日,在元旦、春节、五一、七一、国庆等重要节日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卫生突击运动,清理垃圾和卫生死角,疏通下水道,填平洼地污塘,改善城乡卫生环境。

  海南岛地处热带,是流行病多发地区。历史上鼠疫、霍乱、天花、伤寒、副伤寒、痢疾、疟疾、丝虫病以及肠道寄生虫等发病率比较高,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解放后,海南地方政府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和治疗多发的传染病和其他疾病。解放初期,广东省防疫大队第四中队下设3个分队,分片处理海南各地的疫情。第一分队驻崖县崖城镇,负责海南东线琼东、乐会、万宁、陵水、崖县等地的卫生防疫;第二分队驻儋县那大镇,负责海南西线儋县、昌感、乐东、白沙等地的卫生防疫;第三分队驻海口市,负责海南北部地区海口、琼山、文昌、定安、新民、澄迈、临高等地的卫生防疫。1950年海口市有84156人注射霍乱疫苗。1951年至1952年,共接种霍乱疫苗111709人次。为防御美国的细菌战争,全岛城乡普遍开展霍乱疫苗注射,取得良好效果。1951至1960年,全岛没有霍乱疫情报告。解放前,天花年年在海南发生。解放后,人民政府为居民免费接种牛痘。1951年四五月间,崖县第5区(今乐东县莺歌海镇一带)天花大流行,死亡200多人。疫情发生后,卫生部门大力抓好牛痘苗普种,1952年全岛种牛痘250.7万人次,占总人口的84%。1953年海口报告天花1例。1954年,天花在全海南岛绝迹。

  妇幼保健取得明显的成效。据1950年对4426名产妇的调查,产期死亡72人,产妇死亡率16.27%。。针对这种情况,卫生部门大力普及妇幼卫生知识,推广新法接生。1953年对15414例新生儿进行调查,其中新法接生的11986例,发生新生儿破伤风的只有133例,占11.10‰。1954年全岛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19.15%。,比解放前有了明显的降低。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