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首页 第一章 琼东、乐会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一章 琼东、乐会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鸦片战争后的琼东、乐会社会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侵略者侵入中国沿海的许多地区,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了严重罪行。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解体,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别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先后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将海南岛开辟为所谓“国际商埠”。此后,帝国主义的铁蹄恣意践踏琼崖大地。帝国主义一染指琼崖,就利用各种渠道向会同(琼东)、乐会县渗透,进行侵略。1880年,美国牧师唐玛西来嘉积活动,接着,各国帝国主义分子争先恐后地乘虚而入。他们在嘉积开办洋行,倾销洋货,搜集情报,调查资源,从经济上进行掠夺;他们在嘉积北门、烟塘等地霸占地产,设立教堂,组织教会,创办教会学校,发展教徒,推行奴化思想教育,进行文化侵略。在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剥削摧残之下,琼东、乐会县成了经济贫穷、文化落后的地区,人民长期陷于受奴役和饥寒交迫的悲惨境地。

    琼东、乐会人民不屈服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反动统治,他们前仆后继,进行了顽强的反抗。清朝咸丰年间,秘密组织“三点会”从北方传来海南岛。这个组织受洪秀全农民革命的影响,取“洪”字三点水命名。会同、乐会县民间普遍建立“三点会”组织。会员入会时杀鸡饮血,宣誓反抗满清政权。会同知县冯云路视“三点会”为洪水猛兽,对会员进行迫害。“三点会”首领李家俊集合会同、乐会等县会员3000余人进行反抗,攻占了会同县城,并扬言这年除夕要进攻嘉积,引起琼崖封建统治者的恐慌。辛亥革命时,早年曾留学日本的王志恕任会同知县,他见识较广,思想开明,反对帝制,主张共和,深得民心。会同县青年王大鹏、王器民等加入同盟会琼崖支会,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4年至1916年,陈侠农领导琼崖讨袁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独裁卖国和复辟帝制,琼东、乐会人民群起响应,曾一度攻进两县县城。1916年,陈继虞领导民军讨伐军阀龙济光及其在琼崖的帮凶沈鸿英。这支队伍有2000人,大本营设在乐会县火熏村。王大鹏参加了民军。陈继虞对他的才能和胆略十分赏识,委任为民军总军需官,民军曾攻下琼东县城,并在大路墟歼灭龙军300人。同年,嘉积市民掀起反对美国教会医院院长侮辱病人的斗争。这些斗争体现了琼东、乐会人民的反抗精神,给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但是这些斗争都没有取得最后成功,劳动人民始终摆脱不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困境。

 

注:  ①乐会与会同(琼东)经历了合――――合的过程,唐朝显庆五年(660)析容琼县设置乐会县。元朝至元二十八年(1291)从乐会县析置设立会同县,因与湖南省辰沅道会同县同名,1915年易名为琼东县,1958年和乐会县合并为琼海县。

 

 

二、五四运动时期琼东、乐会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革命风暴前夜琼东、乐会的社会概况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皇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但是,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困、落后、分裂、混乱的苦难深渊中。

    此时,在祖国南疆的海南岛,进入了激烈动荡的年代,其东部沿海的琼东、乐会县呈现出一片乱世的黑暗景象。

    政局动荡,官场腐败。自辛亥革命至1926年初,琼崖出现了“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局面,反动军阀走马灯般接踵来琼施行苛政,其中有龙济光、黄志桓、沈鸿英、李根源、邓本殷等。琼东县政局变化无常,沈家驹、王岘南、符瑞熊等相继主政。沈家驹是反动军阀、琼崖镇守使沈鸿英之族叔。他为人贪婪成性、见识短浅,凭裙带关系爬上琼东县长官位之后,恣意掠刮民脂民膏。当时的琼崖官场,卖官鬻爵成风,公开拍卖军政职务,排长索六七百元,连长2000元,营长6000元,县长则要万元以上。官职买到手后便以百倍的疯狂吮吸人民的血汗,官场变成一本万利强盗生意市场。

    苛盘重剥,民不聊生。琼东、乐会的反动统治者巧取豪夺,横征暴敛。他们和全琼各地一样,所实行的课税有:房屋以梁计税,每支梁抽银18 角;户口每人抽银5角;劳动力每个抽银1元;水牛每头抽银1元;椰子树每株抽银4角;田地每亩抽银7元;锅灶每个抽银5元,还有结婚税、女子出阁捐、上市护证款、道路捐、祠堂捐等,计有200余种之多。琼东、乐会县还公然征收娼妓税、鸦片烟税,使卖淫、贩毒等丑恶现象合法化。两县反动统治者使用强制手段征收苛捐杂税,规定不交房屋捐者,立即将房屋充公;不交结婚税者不准同居,如有违抗就以伤风败俗论罪。残酷的剥削,使人民沦入非常悲惨的境地。正如当时的文章所说:“今日的琼东,简直不成琼东了。看一看啊,满目疮痍,遍地荆棘,是不是琼东目下的现象?肉尽骨见,筋折髓剥,是不是琼东人民的惨状?”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社会动乱,兵祸连连。民国初年以来,琼崖的统治机构先后为大小军阀所控制,这样的统治机构完全是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服务的。盘踞岛上的军阀受国内军阀混战的影响,终年挑起战端。他们拥兵自重,扩张势力,开拓地盘,藉战争以敛财,战胜者筹饷勒捐,战败者奸淫掳掠。“军官带了兵,藉名清乡,杀进你们的村坊,奸淫你们的妻子,毒打你们的父母,搜索你们的金钱,而他就说几句替你们除害的体面话。”邓本殷手下黄庆国到乐会清乡,无端杀死了数十人。

    土匪蜂起,兵匪合污。《琼东》期刊第一期文章揭露说:“自民国以来,政局无宁,武人专政,国事日非,琼属为其波及,以至匪盗为其充塞,愈聚愈众……农荒于野,工业废弃,商业凋蔽,而军阀又藉土匪之名,抽税勒捐,洗劫村舍,匪之过也如梳,兵之过也如栉,寡人妻,孤人子,独人父母,我们百姓只好忍气吞声,世界上有这样的道理吗?”当时琼东匪患成灾,从乡村到城镇,从山区到平原,从偏僻角落到人口稠密的地方,土匪穿堂入室,招摇过市,肆意妄为,甚至连离县城仅一里地的红花、珍寨也有匪踪。官匪勾结,兵匪合污,已不是秘密的事情。乐会县曾发生这样的事:土匪下山向山仙乡团团长王德三要钱,王德三便派乡兵王开元随匪上山。他又以土匪抓王开元为名,强迫村人筹款赎回,并将款分摊到户。事后,王德三和土匪将这笔款私分了。

    烟赌盛行,世风日下。邓本殷公开售械、卖烟、开赌。“现在琼州的全境简直像一个赌馆一样了。梅花、番摊,遍地都有,赌徒、游民,触目皆是。”社会风气更加恶化。

    上述情况表明,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社会阶级矛盾发展到空前尖锐的程度。人心思变,巨大的社会变动在萌发中,历史已处于大风暴的前夜,一场由新的先进阶级领导的、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的斗争的到来,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声援北京学生运动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首先是进步知识分子看到了国家的前途和希望。十月革命震撼了世界,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191954日,中国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卖国的全国规模的革命斗争。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琼东、乐会两县学生和各阶层人民也以满腔的革命热情投入了这场斗争。

    58日,海口和府城地区各中学学生集会,到海口市游行示威,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518日,海府各中学和琼崖各县中学的学生代表集中在琼崖中学举行大会,成立琼崖十三属学生联合会,领导全琼学生运动。琼崖东路中学(今嘉积中学)代表王业熹出席了这次大会。在会上,琼崖中学学生会会长、乐会籍人王文明和琼崖中学学生会负责人、琼东籍人杨善集、符传范等被推选为琼崖学联会负责人。会后,杨善集、王业熹等从府城赶回嘉积镇,在东路中学召开学生大会,宣读北京学生联合会的通电,传达琼崖学联会成立大会精神,号召琼东、乐会两县学生行动起来,响应琼崖学联会关于全岛各县中学举行总罢课、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行动的通电,掀起更大规模的反对卖国官僚军阀的斗争热潮。杨善集在会上作了演讲。他在演讲中列举了大量的历史事实,控诉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罪行。他从鸦片战争讲到“八国联军”入京,从袁世凯和日本帝国主义签订的“二十一条”卖国条约讲到“巴黎和会”及中国外交的失败,深刻的揭露,透彻的分析,使广大青年学生义愤填膺。522日,琼崖东路中学200多名师生在学校大操场集会,学生自治会领导人黄昌炜、王国淇、莫同荣(孔融)、许邦鸿等在会上讲了话。他们仗义执言,慷慨陈词,揭露和抨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军阀政府的腐败无能,表示坚决支持北京青年学生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行动。接着,学生们列队走上嘉积街头游行示威,沿途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惩办卖国贼”、“外抗强权、内除国贼”、“为死难烈士报仇”、“废除亡国的二十一条”等口号,游行者情绪高昂。游行结束后,学生们分头到街头巷尾涂写和张贴标语,向群众进行演讲宣传,人民群众无不为学生的爱国热诚所动容。学生还组织募捐队,动员各界爱国人士捐款,援助北京学生的罢课斗争。广大群众纷纷慷慨解囊。全县共捐款2000多元,邮汇给北京学生,支援他们的爱国行动。

    523日晚上,嘉积和琼东、乐会县城三地同时举行追悼郭钦光烈士大会。郭钦光是文昌县人,北京大学学生,他在五四运动中为搜寻卖国贼与同学们冲向赵家楼,遭到曹汝霖卫兵殴打而长辞人世。会场上安放着花圈和挽幛,各校师生在挽幛上签名。挽幛上写着“燕市高歌”、“奋袂先行”、“权奸胆落”等挽辞。在会上发言的师生慷慨激昂,声泪俱下,沉痛哀悼革命志士,愤怒声讨卖国贼的丑恶行径,使与会群众受到深刻的教育。这天晚上的追悼会,将琼东、乐会两县声援五四运动的活动推向高潮。

 

掀起抵制日货高潮

    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促进了工人、商人和城乡其他居民的普遍觉醒。琼东、乐会的反帝爱国运动进一步发展到抵制日货阶段。

    5月底,琼崖学联会领导成立了抵制日货总会,王文明任会长,杨善集任宣传队长。琼东、乐会两县的学生也成立了抵制日货会和抵制日货宣传队、检查队、纠察队。他们除了在嘉积、中原墟和琼东、乐会县城等地抵制日货外,还深入到农村墟集开展活动。学生们向群众进行爱国宣传教育,并下到每家商店,对日货进行检查登记封存,劝阻商人不要采购和销售日货。6月初,抵制日货进入行动阶段。学生们将自己用日产布料缝制的衣服集中烧毁。学生的行动得到广大群众支持。工人、商人、城乡民众都投身到抵制日货的行列中来,他们纷纷将自己购买的日货拿出来,集中闹市焚毁。抵制日货活动的迅猛开展,触犯了奸商的利益,引起他们的疯狂反对。嘉积恒裕昌、顺昌隆、新富南三家商店的老板藏有大批日货,但拒绝交出,甚至还散布不满言论,干扰抵制日货运动。学生们闻讯,怒不可遏,决定予以制裁。愤怒的学生包围了这三家商店,将老板捆绑起来游街示众,并将其暗藏的日货搜查出来,堆放在铁锅行烧毁。学生当众揭露这三家老板“只图蝇头小利,忘记亡国大恨”的行径。老板连连点头称是,群众人人拍手称快。

    这次抵制日货活动从嘉积、琼东县城、乐会县城影响到各墟镇,从学生影响到商人、工人、农民等各阶层群众,从学生运动发展为群众运动,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一时间多年充斥市场的日货几乎绝迹。抵制日货活动一直持续到1920年底。

    这场声势浩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琼东、乐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表现了两县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意志和力量,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在人民中播下了变革现实改造社会的思想种子,对两县以后革命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琼东、乐会的新文化运动

 

    1915年,中国开始了提倡民主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竖起了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号召青年解放思想。琼东、乐会两县文化素来比较发达,因而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影响较早。

    辛亥革命后,封建科举制度被废除,但是,以尊孔读经为主要教学内容的私塾仍存在于琼东、乐会两县城乡。复古倒退的逆流时而兴起;军阀势力继续利用封建思想禁锢人们的头脑,维护自己的统治。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在这样的形势下,私塾被废除,各种新型学校顺乎历史潮流应运而生。1917年秋,琼崖东路中学(前为崇实学堂)在嘉积创办。该校由琼崖道尹梁迈(琼崖最高行政长官)批准建立,由琼东、乐会、定安、万宁、陵水、崖县六县合办。它是当时琼崖的最高学府之一。东路各县的有志青年、莘莘学子都云集于此。这是一支学习新文化、宣传新思想的有生力量。1923年,琼东中学在县立第一小学的基础上创办,校址在县城端山。该校与琼东县署毗邻,是一所在县内较有影响的学校。此时,琼东与乐会两县兴办学校的风气甚为浓厚,纷纷将庙宇改建为学校。琼东县城的孔夫子圣庙被改建为中学校舍;嘉积的关爷庙被改建为高小校舍;北帝庙被改建为职业学校。同年春,乐会县立中学(后改为乐会师范)在县治乐城创办,校址在兴乐寺旧址。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依靠田产。有一位姓董的老人无嗣继承,临终立下遗嘱,将其田产千担(计面积约百亩)赠送给兴乐寺,后来乐会县署决定将这笔田产拨归县立中学。

    新文化运动反对僵死的文言文,提倡生动活泼的白话文。琼崖东路中学、琼东中学等师生创办校刊,大力倡导白话文。他们撰写文章广泛宣传使用白话文体的意义。琼东中学学生蒙美光在校刊上发表了题为《白话文的价值》的文章,指出:“白话文容易懂也容易读,不过将口里所说的白话,写在纸上,不要修饰,也不用典故,只管照着事实写下去就是了。使人人能够晓得白话文,那么,全国的人民,都没有能读书而不能说话的,也没有能说话而不能识字的,所谓普及教育,促进文化,全要靠着白话文。”在进步师生的带动下,用白话体取代文言体写文章的风气,逐渐在琼东、乐会两县形成。当时出版的琼东中学校刊,不但用白话体写政论文,而且用白话体写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1922年,李实受广东省国语推行委员会派遣,来琼东、乐会县传授国语(普通话)读字拼音方法,参加学习的人员有全县各级学校校长、教员约百余人,历时一个月。李实以国语作演讲,但是听得懂的人很少,只好请苏民望先生翻译。此后,两县的中小学校开始教授国语拼音符号。两县的学校还普遍开设自然、地理和常识等新课程。

    琼剧植根琼崖,源远流长,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琼剧的许多传统剧目,充满封建思想的糟粕。新文化运动提倡开展文学革命,反对封建文学。杨善集认为仅有文言改用白话的形式改革还不够。他批判那种风花雪月的“无聊文学”,钻故纸堆的“国故文学”和坐而论道的所谓“讨论问题的文学”,提倡“努力于建设革命文学上做功夫。”“盖最近文学的真精神,第一在内容须是革命的文学,至于形式的研究,简直是第二位的问题罢了。”不少进步人士着手改革琼剧,编白话戏,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批判。琼东县青年王器民、徐成章及吴发凤等,编写了《蔡锷出京》、《孔雀东南飞》、《恨海情天》、《大义灭亲》、《破除旧礼教》、《爱国女秋瑾》等新编白话戏。王器民和徐成章在海口创办友声出版社,出版剧本,还组织时装琼剧团二南班,到各地巡回演出,给琼剧艺苑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王器民思想敏锐,才华横溢,被誉为“琼剧编辑能手”。琼东、乐会两县的中学和高级小学校,都组织剧团专门演白话戏。他们除了演出王器民等编写的几部大型白话戏外,还结合时事编演活报剧、歌舞说唱等小节目,深受群众欢迎。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的启蒙运动。它冲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为新思想的传播扫清了道路。

 

注:

    ①邓本殷(18781926),广西钦州人,粤系军阀。19261月国民革命军登陆琼崖后,邓军瓦解,邓只身逃往上海,不久病死。

②洪剑雄:《我们怎样去干琼崖的革命》,《新琼崖评论》1924年第5期。

    ③吴世经:《防匪的法子》、《琼东中学学校校刊》1926年第1期。

    ④王业熹( 18991946),乐会县(今琼海市)中原镇文园村人。1922年随同乡到马来亚谋生。1923年秋回国考入上海远东商业专科学校读书。1925年冬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共青团琼崖特委组织部长,陵水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陵水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琼崖特委委员。1940年后任琼崖抗日独立总队政治部主任、东定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中共琼崖特委秘书长。19463月,因病逝世。

    ⑤黄昌炜(18991927),琼东县(今琼海市)潭门镇汪洋村人。1922年考入上海大学读书。1924 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5年春回广州参与建立“琼崖革命同志大同盟”。同年夏被派往新加坡从事工人运动。1926年春回琼参与琼崖党组织的筹建工作。同年6月参加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后任共青团琼崖地委书记、广东区委秘书长。192710月在万宁县公庙田战斗中牺牲。

    ⑥莫同荣(18941927),海南万宁县(今万宁市)人。1923年考入北京大学,在李大钊的教育下,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旅京的琼崖知名学生。1927年初当选中共北京市委农民部部长等职务。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不久被反动军阀逮捕,428日被秘密绞杀。牺牲时年仅33岁。

⑦杨善集:《中国最近需要什么文学?》,1924630日。

     ⑧王器民(18921927),又名连斋,琼东县(今琼海市)塔洋镇美果村人。早年到上海求学。1919 年返琼参加学生反帝爱国运动。1921年与徐成章等创办《琼崖旬报》,宣传革命思想。1922年秋参加中国共产党。1923年赴广州加入琼崖少年同志会,致力于国民革命运动。1924年受党组织派遣到新加坡开展华侨工作。1925年回国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三师政治部工作。19274月在广东江门被国民党逮捕,7月英勇就义。

    ⑨徐成章(18921928),原名天宗,字惠如,海南琼山县(今海口市)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琼崖讨袁护国军和讨龙(济光)民军。1918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学习军事,参加五四运动。1920年返琼创办《琼岛日报》和《琼崖旬报》。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1924年在广州创办《新琼崖评论》,后任黄埔军官学校特别官佐、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队长、中共广东区委军委委员。省港大罢工时任工人纠察队总教练,后任缉私卫商团团长。大革命失败后到海陆丰工作,任起义军二十四师团长。后返琼任中共琼崖特委军委委员、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总指挥等职。19282月在万宁县第四区分界墟战斗中牺牲。

 

 

四、马克思主义在琼东、乐会的早期传播

 

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途径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后得到广泛的传播,促进广大群众觉醒。海南岛孤悬海外,地处边陲,交通不便,直到1921年马克思主义才开始在海南岛传播。

    南下革命者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12月,从法国勤工俭学回国的社会主义青年团员罗汉,来到琼崖进行革命活动,开始在《琼崖旬报》上“介绍欧洲的社会主义”。翌年春,他应琼东县民选县长王大鹏之邀从海口南下琼东县,被安排在嘉积亭父实业公司任职。1922年初,有一批革命者南下琼东县,其中有旅欧归国的中共巴黎小组成员吴明,社会主义青年团员鲁易、李实等。他们分别在琼东县立第一高小、琼东中学、琼崖东路中学、嘉积农工职业学校任职,吴明是琼东中学第一任校长。这些南下革命者以学校为阵地,以各阶层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为对象,介绍欧洲出现的社会主义新潮流,热情评述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设《社会发展史》课程,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改革教育,实践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南下革命者的传播,使琼东、乐会两县不少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而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进步青年创办报刊、书局、书店,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王器民受徐成章等的委托,拟定《琼崖旬报》章程,并出任编辑主任。该刊物热情宣传革命思想,介绍新文化,办了21期后,由罗汉等续办,评介欧洲社会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从1921年到1924年,徐成章、王器民、罗汉等先后在海口市创办《琼崖旬报》、《琼崖日报》、《琼崖青年》、《环球报》、《现代时报》等进步报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鼓吹革命。这些报刊在琼东、乐会两县广泛发行,启迪广大民众的革命觉悟,产生较大的影响。

    1923年春,乐会县进步青年卢鸿慈、许邦鸿等主持出版《良心月刊》,这是乐会县自治研究会出版物。该刊物以宣传新文化、新思想为宗旨,对促进琼东、乐会两县人民的觉醒起了积极作用。1924年,王大鹏在嘉积开设文化书局1926年,李济川、李家杰等在嘉积开设平民书店。该书店在乐城、中原、长坡、大路、烟塘等地开办代理分销处。文化书局和平民书店销售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此外,还销售《中国革命史》、《白话论》、《少年漂泊者》等进步书籍。这些书籍,分别从历史、语言、文学等侧面,不同程度地宣传了进步思想。

    旅外进步青年向家乡宣传马克思主义。1921年下半年,军阀邓本殷下令取缔学生运动,解散了琼崖十三属学生联合会,迫害进步学生。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不少青年离琼到内地去求学,赴京、沪、宁、穗求学一时形成风气。据1923年统计,仅琼东一县在上海读书的学生就有31名。在这些赴外地读书的琼东、乐会青年中,在广州的有周士第、严凤仪、杨善集、雷永铨、王绰余等;在上海的有王文明、王器民、郭儒灏、黄昌炜、陈骏业等。这些进步青年在外地学习,接触了许多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他们中的多数人,感受到时代的脉搏,思想有了新的觉悟,抱着忧国忧民、奋起救琼之心,积极向家乡宣传新思想,纷纷将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报刊如《新青年》、《人民周报》等寄回家乡。除此之外,他们还自己动手创办刊物,发挥熟悉家乡社情民意的优势,结合琼东、乐会两县的社会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撰写文章,传播革命。这些刊物,被大量寄回家乡。其中,有王文明、黄昌炜、郭儒灏等出版的《琼崖新青年》,杨善集、周士第等出版的《琼崖革命大同盟盟刊》和《新琼崖评论》,琼东留学沪宁同乡会出版的《琼东期刊》等。每逢寒暑假期,旅外读书学生回到家乡度假,总是以举办报刊巡回阅览社、时事讲座、墙报、进行街头演说等形式,进行革命宣传。

    19266月,中共广东区委派遣杨善集返琼指导工作。他一踏上故乡的土地,就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嘉积、琼东县城等地,他以“人类社会进化史及其公例”、“世界现状及其趋势”、“中国国民革命的过去、现在与将来”、“革命的人生观”、“苏俄革命成功以后,青年思想之分析”等为题演讲,对青年学生影响极大。818日,他以《革命杂话》为题,对这次家乡之行做了述评。

 

传播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在琼东、乐会早期传播的重要内容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新琼崖评论》第22期发表了周士第的《琼崖的“压迫阶级”与“被压迫阶级”》一文,运用阶级观点对琼崖社会各阶级进行了分析,指出“琼崖社会上只有两种阶级。军阀、土匪、绅土(反动的教育界也拨归在内)是‘压迫阶级’;农民、工人、学生、小商人是‘被压迫阶级’”。“我们被压迫的工人、农民、小商人、学生们啊!我们要得到真正的幸福,非统统团结起来,以自身之力量,去拥护自身的利益不行。”这种分析虽然不完全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分析的原理,但在当时不失为运用阶级观点对琼崖社会进行分析的一次尝试。乐会县出版的《良心月刊》第6期发表了女诗人余桂花的短诗《夏日可畏》,诗中写道:“炎炎的太阳射下,泉枯石燥真可惊。劳动界,资本家,一切俱是父母生,同是一样心思,总是有限精神。为什么(你)坐吃肥甘?为什么我受着炎炎的太阳赶工程?咳,这样的事,真令人不平!”这首诗,揭露了尖锐的劳资矛盾,控诉了人间社会的不平,发出了劳动人民不平的呐喊。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在琼东、乐会早期传播的一个重要内容。长期以来,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历史被描绘成了帝王将相的传记和家谱,人民群众对历史的推动和决定作用被漠视甚至否定了。针对这些情况,琼东、乐会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在传播马克思学说中突出宣传了唯物史观,使群众认识自己的历史地位,投身于改造世界变革社会的斗争。乐会青年王绰余撰写文章明确阐述了革命必须依靠群众的理论。他指出:“革命是要人民群众做的,然后才能得到平等自由,如果群众没有觉悟,没有自决,没有奋斗参入革命党的战线上,和那万恶的敌人作战。若是单赖什么司令师长旅长们的军队到来……恐怕免不了前门逐虎后门进狼,而民众的幸福,终是没有把握。”因此,他大声疾呼:“自由和平等是要用我们自己的力量争来的。我最亲爱的工友们!农友们!快快觉悟!团结起来,努力奋斗!因为团结就是力量!努力奋斗才能够得到幸福!”这篇文章阐述了没有群众运动就不能推翻反动统治,就不能推动历史前进的观点。在当时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新思想。

    此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常识,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等,在琼东、乐会也得到初步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琼东、乐会县的早期传播,使共产主义种子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为两县革命运动的开展准备了思想条件,为两县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在品学与政治问题上的争论

    先进的革命思想在琼东、乐会的传播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曾与各种错误思潮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杨善集同陈骏业在品学与政治问题上的争论,就是典型的例证。

    1924年春,在广东公路工程学校读书的杨善集和洪剑雄等一批热血青年,以“改造社会”为宗旨,以“研究品学”相号召,成立了海外品学观摩会,出版了会刊《觉觉》杂志。杨善集在《觉觉》杂志第2期发表了题为《品学与政治》的文章,阐述读书与政治、品学与救国的关系,批评当时一些青年学生中不问政治、脱离革命斗争、空谈品学修养的错误倾向,指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革命,为了解决中国社会问题。他将此文赠与在上海南方大学读书的陈骏业。陈骏业是琼东留沪同乡会的领导人之一,是《琼东期刊》主编。陈骏业接到杨善集的文章后相继写了四封信,系统地抛出了他对政治与改造社会问题的看法,说政治是一口“陷阱”,斥责主张参与政治的人是得了“做官热”。

    杨善集为批驳陈骏业的错误观点,教育广大青年摆脱改良主义的影响,连续在《新琼崖评论》杂志上发表了《论品学与政治》、《再同骏业君讨论品学与政治》等文章,抨击陈骏业“脱离政治埋头读书”的主张,提倡“要做澄清政治的革命运动的功夫”。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上的一切人及其所从事的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政治范畴。品学修养的目的,是“预备出来做社会运动”,“使政治澄清社会进化”,而不是“闭门潜修”,做“不谈政治的贤人”。知识青年要到工人、农民、商人、士兵里头去,使他们联合起来,一齐做民众的革命运动。杨善集还在文章中对如何改造中国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他列出了“中国社会与政治方程式:现在中国的政治――外国资本家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军阀互相勾结,搭伙求财的股份公司的政治。现在中国的社会状况――农业经济破产,工业经济被抑制,失业者有增无减,土匪、军队、官吏、绅董合伙掠夺平民。现在中国需要政治――民族独立,政治经济权独立,打倒军阀,打倒外国资本家帝国主义者的民主政治”。

    这场争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李大钊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胡适关于“主义与问题”的论战在琼崖的反映。这场争论虽然没有宣告结果,但杨善集以其新颖的观点、雄辩的言辞,博得广大青年学生的支持,使琼崖特别是琼东、乐会两县的青年学生看清了前进的方向,从故纸堆的“牛角尖”中跳出来,积极参加政治运动。这对以后两县的革命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

    ①罗汉(18971939),湖南浏阳市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底回国被派到琼崖开展革命活动。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党代表,1926年参加中共琼崖一大当选中共琼崖地委委员兼国民党工作部部长,1926年底离琼赴苏,后脱离共产党。1939年在武汉遭日机轰炸死亡。

    ②吴明(19011968),即陈公培,湖南长沙市人。19206月,在上海与陈独秀等一起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活动。7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春,与张申府、赵世炎、周恩来等共同组成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同年10月回国,1922年初奉命到琼崖,从事筹建党组织的活动。1924年入黄埔军校。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潮汕失败后去上海,不久脱离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等职。19683月在北京逝世。

    ③鲁易(19001932),又名鲁其昌,湖南常德市人。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被派到琼崖从事革命活动。1922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赴广州,先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三师党代表。1926年赴苏联留学。1928年回国,历任中共中央军事部秘书、红三军政治部主任、红七师政委等职。19329月在战斗中被俘,10月英勇就义。

    ④该会系乐会华侨发起组织的团体。

    ⑤地址在今嘉祥街88号。

    ⑥周士第(19001979),又名力行,乐会县(今琼海市)中原镇联光村人。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副队长、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参谋长、代团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第二十五师师长。1933年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红军大学军事教员。1934年随中央红军长征,历任红军干部团队长、红十五军团参谋长、红二方面军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

关闭本页